017 随便起个名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妥妥的重男轻女哈!  

李华倒是不在乎自己是否户主,很好脾气的道:“那写我弟是户主好了。”  

就这么一个男丁,宝贝。  

师爷叹气:“年龄也太小了…”  

虎头五岁,五岁的户主…  

李华干脆掐了自己一把,双眼汪上泪水,哭告:“请官爷网开一面吧,我们家就这四口人,我娘身子弱主不了事儿,只能在我跟我弟之间选个户主。”  

其实刘氏也是女性,不成。  

后面乌泱泱还挤着大票人呢,总不能在她家这烂摊子上耗神。  

“那就记你弟吧,特殊时期特殊处理。”  

师爷开了恩,崭新的一张纸上登记户口:“你弟叫什么?”  

老天爷啊!李华心中哀嚎一声,她这么个讲究人,总不能继续给弟弟登记“虎头”吧?临时起个…  

“李强!”  

又给二丫头上安了个“李丽”的名儿。  

真俗啊!自己都觉得对不住那俩孩子。  

孤儿寡母没啥可防备的,李华的登记工作完成。  

盖了红戳的新户籍在手,感觉老李家的人都没那么可恶了,拜拜了您呢!  

李华走出人群,还能听见李家人蹦出“铁锅”“服劳役时看她怎么办”等字眼。不过,他们现在满心等着发路费米粮了,就不跟李华死命纠缠了。  

明晃晃夺权做主的李华晃着新户籍,只给那三口人看两眼,交代一句“咱们不回原籍,等就近安置”,就算完成任务,把户籍塞进自己怀里。  

完全不认识字的三口人迷迷瞪瞪无异议,小胖子不乐意了,他认字,抗议:“那我呢?怎么只有李强李丽的名儿?”  

“你是哪家的不还得回哪家去吗?”李华好讲道理的样子。  

小胖子还没继续反驳呢,那俩小的也有了问题:“李强是谁?李丽是谁?”  

给人家换了新名字,竟然不需要告知本人?  

李华自己也乐了,正式宣告:“以后大家伙都有大名了,我呢叫李华,二丫叫李丽,美丽的丽;虎头叫李强,强壮的强。怎么样?这名儿起的高大上吧?”  

刘氏半张着嘴巴不知道能说啥,俩小只倒是挺兴奋的,嘟念自己的新名字…  

小胖子觉得自己被遗忘了,跟在李华身后惴惴不安:“我不要被关起来,你叫我跟着你吧。”  

他一点儿都不傻,早见到没有户籍路引的汉子都给单独关起来要再仔细核查身份了。  

李华站定,这还真是个问题。  

“你确定想不起来你家在哪儿了?你说出来就能让官差把你送回家。住什么胡同门牌几号?姓什么?家里几口人…”  

小胖子一脸要哭出来的模样,只是摇头。  

“看着不傻,其实智商欠费。”李华叹气,“那你就继续跟着我吃糠咽菜,什么时候想起来再什么时候送你回家吧。”  

小宝脸上这才不那么紧张了,紧紧攥着李华的衣襟亦步亦趋。  

等衙差进屋清点人数时,小胖子也只说自己叫“小宝”,之前有个凶恶的男人拐了他,还要吃了他,其他什么都不记得了。  

这个年龄的小屁孩儿,也不可能做下什么作奸犯科的事儿,又有人家肯养着他,衙差便不会多管。  

“那你是要叫她家收养你?”  

“不…不要!我以后还要接着找我哥的。”小胖子还挺有主意的,但是再追问他哥是什么情况,就又摇着脑袋说不记得了。  

难民成堆,失了父母庇护还苟活着的小孩子很是有几个,据说要统一送进“育婴堂”,小胖子被吓坏了,唯恐李华不管他。  

衙差记录了小胖子的情况就算完,李华追着打听了一下,想要就近安置的难民会很快被分到周边几个村子去,男丁能分到田地。  

也就是说,即便真的安置了,四口人想靠种一个人的地活下去还是很艰难。  

怪不得重男轻女的腐朽思想这个根深蒂固,这就是个恶性循环。  

李华再看刘氏对虎头像看护眼珠子一样的举动,无语。  

对妹妹二丫,不,是李丽,便多出几分怜惜。  

“我去排队领粮食,李丽你不用跟着,你…在屋跟着小宝,叫他教你写自己的名字。”  

下晌儿登记工作基本完成,各家凭户籍领几天的口粮,糙米,一人能分到五斤,不分男女老幼,就按人头儿。  

整个山神庙里全是欢呼声,没人计较这几斤糙米吃不了几天,暂时饿不死了就值得庆祝。  

返回原籍的流民还能领到银钱,李华不知道具体钱数,因为每家都掩护的严严实实,看向别人的眼神都像在看贼。  

领到钱粮的人家有的直接就开始启程,山神庙里一直乱哄哄的,李华再不敢出门,她现在是全家唯一的武力担当,需要镇宅驱邪。  

陌生人还算罢了,看到李华坐到门槛上便离得远远地。不甘心的老李家人前后分了好几拨儿来窥探,大概目的都在那口无耳小铁锅上。  

黄昏的时候,山神庙里破天荒升腾起无数股炊烟,陈年的糙米多煮一会儿也能鲜香四溢,久违的笑声也时时响起。  

老李家人没急着离开,还又抢到了一处落脚点,李华见到耿氏拎着个大肚子陶罐去井边装水,然后扭着身子回了之前自己杀了三癞子那屋。  

活着是一件奢侈的事儿,所以,各种忌讳都抛掉了。三癞子被丢出去之后,那间屋子已经几次易主,都当宝地去抢。  

李华想起当初三癞子打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