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姓氏(2/2)
则与汉一视同仁,能有被推举为孝廉、方正的资格。
第三是凡为汉军出力,征战过的土民及后裔,允许自取姓氏,子嗣血裔称之为汉僮。州郡于土民中募兵时,优先选拔汉僮。
退役的汉僮,另造户帖,名列汉籍。
尤其是第三条,哪怕你外祖父的外祖父是汉僮,那你也是汉僮,有资格拥有自己的姓氏。
你想用什么姓氏都可以,为了纪念老家山上的杉树,你可以弄个上杉氏…或木氏、林氏,或大林、小林什么的。
等过个百年左右,官吏们誊抄户籍档案时嫌麻烦,会帮你简化的。
不管怎们弄,必须要让蛮夷之民拥有姓氏文化,拥有姓氏承载的荣耀感…而姓氏来源于为汉军效力,即荣耀与汉一体。
有姓氏的封君、士族、汉僮群体占据主要资源,自然能不断繁衍、扩大;原有的土民群体被挤压,会渐渐消亡。
也不能说消融,应该是通过结婚的方式,被这个有姓氏的群体兼并、融合。
最少七八代人,南方就没土人了,就剩下拥有姓氏的封君、士族、汉僮。
有姓氏,可能学汉字,也要说蹩脚、走音严重的汉话。
同化,就这么从姓氏、血脉传承两个方向贯彻、达成。
请:shuquge
第三是凡为汉军出力,征战过的土民及后裔,允许自取姓氏,子嗣血裔称之为汉僮。州郡于土民中募兵时,优先选拔汉僮。
退役的汉僮,另造户帖,名列汉籍。
尤其是第三条,哪怕你外祖父的外祖父是汉僮,那你也是汉僮,有资格拥有自己的姓氏。
你想用什么姓氏都可以,为了纪念老家山上的杉树,你可以弄个上杉氏…或木氏、林氏,或大林、小林什么的。
等过个百年左右,官吏们誊抄户籍档案时嫌麻烦,会帮你简化的。
不管怎们弄,必须要让蛮夷之民拥有姓氏文化,拥有姓氏承载的荣耀感…而姓氏来源于为汉军效力,即荣耀与汉一体。
有姓氏的封君、士族、汉僮群体占据主要资源,自然能不断繁衍、扩大;原有的土民群体被挤压,会渐渐消亡。
也不能说消融,应该是通过结婚的方式,被这个有姓氏的群体兼并、融合。
最少七八代人,南方就没土人了,就剩下拥有姓氏的封君、士族、汉僮。
有姓氏,可能学汉字,也要说蹩脚、走音严重的汉话。
同化,就这么从姓氏、血脉传承两个方向贯彻、达成。
请:shuqu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