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口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陛下亲口问话,像宋添这般芝麻绿豆的小官儿不回可不行。  

他在堂中行了一礼,便说道:“前些日子六街巷一楼面走水,乃拙荆在京中所开设的绣楼。案子未破,臣有些忧心。”  

京中走水,庄文帝略有耳闻。  

他敲了敲桌面,看着殿中那个垂头的年轻臣子,对身边的太监吩咐道:“传朕口喻,让大理寺尽快查个水落石出。”  

“是。”  

太监领命走了。  

宋添直接在殿中跪了下来,“谢陛下。”  

京中走水一案传进皇帝耳朵,如今口喻都下来了,大理市怎敢待慢。  

大理寺卿鲁大人亲自将案子接了过来,点了姜博渊做他的副手。  

当初案子陷入僵局,主要是关键证人没有了。  

如今再审,姜博渊想起了那个没了消息的摊主。  

大理寺的人找了画师,说是要将那人的相貌画出来。  

汤山去了,描述了一遍画得不像。  

后面阿绣专程带了陆薇过去,画师也不用了,陆薇亲自动手,将那人的模样描了出来。  

姜博渊一直站在堂中,看见女人神情专注素手飞舞,不知不觉倒有些看入了神。  

他从未见过这般专注的人,好似整个世间都不在她眼中,只有手里的笔带出一丝神韵。  

陆薇的画一气呵成,她搁笔,抬头便对上了男人黑亮的双眸。  

原本的专注一击便碎,她偏开了头,脸微微有些红。  

这时,姜博渊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异,不应该这般去看一个未出阁的姑娘。  

于是,为了掩饰失态,他上前将画作拿了起来,交给主位上的鲁大人。  

鲁大人暗自点头,这绣娘的画功了得,大理寺的画师赶她差远了。  

拿到画像,大理寺立即安排了通缉令,后面的事情就是等消息了。  

夜里,宋添踩着落雪而归。  

他看见阿绣在院门口等她,上前去握了下她的手道:“冷不?别在这儿等我了,注意一下身子。”  

要是以往,阿绣仗着自己有孕在身还真不会过来接他,今儿不同,这男人帮了大忙,得好好感谢一番。  

“皇上向大理寺下口喻的事情是你做的?”  

宋添笑道:“陛下问起,我随口就说了。京中走水非同小可,陛下也想查个究竟。”  

真的是随口一说么?  

阿绣怀疑地看了他一眼,自从入朝为官她感觉男人越来越深沉,那种气度慢慢在向她梦境中那个男人靠近。  

两人回到房中,阿绣叫人上菜。  

“对了,开年之后我可能会外放一些日子。”  

宋添突然提起这事,阿绣意外地看了他一眼,“陛下的意思?”  

宋添摇头,“我猜。”  

“你猜?”  

阿绣一呛,这都有得猜的么。  

“圣心难测,到那天咱们再说吧。”  

宋添点了点头,然后看向她还未显怀的肚子,“别的没啥,就是怕你生时我不在。”  

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他想陪着她。  

“好了,事情还没个定数呢,别想那么多。”  

宋添点头,很显然他已经开始做心理准备了。  

阿绣瞄了他一眼,又说道:“对了,你能不能去打听一下姜博渊私底下的事情。”  

“你问这个做甚?”  

两人的寝房,她怎提起别的男人,宋添有些不满。  

阿绣啧嘴,“我就是了解一下,你不知道,我觉得陆薇对他有些意思。”  

宋添听得一怔。  

想了想说道:“他那人不知道怎么说,在这些方面还未开窍。而且长宁侯那种地方,你要是有机会就劝上一劝吧。”  

宋添听闻在边关的长宁候要回来了,到时已经到适婚年纪的姜博渊少不得被安排一番,像他们这样的身份,还是高攀不起。  

这个道理阿绣也懂,可她终归还是有些不甘心,才会想要问一问。  

陆薇好不容易喜欢上一个人,她希望两人能有个圆瞒。  

“我晓得了。”  

翌日,阿绣趁着天睛本想到陆薇的院子走走,后面想了想又没去。  

她能看出陆薇的心思,同时也知道她一直在压制自己的情绪,或许那些道理她也是清楚的吧。  

算了,给她一个念想。  

年关将近,在边关坚守三年的长宁侯归朝。  

庄文帝让礼部安排了仪仗队迎他归京,还在大殿上见了他,赐下不少绫罗绸缎跟新奇玩意。  

长宁侯带着两个儿子谢恩,最后骑马归府。  

姜家,余老夫人带着全家老小已经在府门口等着了。  

年过五十的长宁侯骑马而归,他双鬓泛白,满脸络腮胡渣,一双眼睛锐利有神,配着脸上那几道深浅不一的伤疤,远远看着凌厉气势迎风而来。  

余老夫人看着儿子的身影立即就笑了。  

姜鹏也甩了马鞭快速来到老太太跟前。  

“娘,不孝儿回来了。”  

他翻身下马,迎向走过来一大家子。  

余老太太眼眶红了,握住儿子的手道:“回来便好,赶紧进去吧,外面冷。”  

这时,跟姜鹏一起归来的两个儿子也下马来了。  

一众人在门口简单寒暄,后面姜鹏的视线放在了人群后面那个年轻男子身上。  

是博渊,三年不见,他已经是大人了。  

余老太太见到儿子的视线,立即向伫在后面的姜博渊招手。  

“博渊,你立在那儿做甚,快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