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禅位(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该到了你接班的时候了,让爹过几天无事一身轻的日子吧。”  

“爹…”太子还要再劝,朱元璋却斩钉截铁道:  

“不要再说了,就这么定了!下个月你弟弟们都回来贺寿,咱会当面告诉他们,也让大伙有个准备。明年,也就是洪武三十年的元旦,咱就正式昭告天下,禅让!”  

“是,父皇…”太子知道父皇心意已决,只好低声应下。  

四年前母后去世,父皇便消沉了许多,这几年一直深居简出,国政也全都交给他处理。现在父皇决意禅位,显然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他反对无效,只能遵旨。  

九月,在全国各地就藩的亲王们,便拖家带口纷纷返回南京。因为本月十八日,便是朱老板的七十大寿。七十整寿放在老百姓家里,也是了不得的大日子。大明开国皇帝的七十大寿,自然要举国同庆,儿孙毕至了。  

初七,老二十韩王松自高丽,老十一蜀王椿自九州,结伴乘船返回了金陵。  

初九,老十四肃王楧自陕西,老十六庆王栴自银川而归。  

十一日,老十七宁王权自大宁,老十八岷王楩自大同,老十九谷王橞自宣府而归。  

十三日,老十五辽王植自辽西,老二十一沈王模自沈阳而归。  

十五日,老六楚海滇王桢自云南,老二秦王樉自苏门答腊,老三晋王棡自爪哇,老四燕王棣自吕宋,老十二湘王柏自安南,老十三代王桂自婆罗洲,结伴乘船抵达了金陵。  

至此朱老板所有就藩的儿子,全都回来了。  

十五日当晚,朱元璋在乾清宫中摆宴给儿子们接风洗尘。看着相携走进殿来的十几条昂藏大汉,或是威武,或是沉稳,或是激动,朱元璋欣慰地眼圈通红。  

心说要是秀英还活着该多好…  

“儿臣拜见父皇,祝父皇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儿子们一起给父皇磕头。  

“好好,都起来都起来。”朱元璋高兴地抬抬手,对儿子们道:“你们为国戍边,都辛苦了。”  

“谢父皇,儿臣不辛苦。”一众皇子谢恩起身,按次序分坐两桌。  

朱老板便吩咐开席。待儿子们向他敬酒三杯后,朱元璋就搁下酒杯,正色道:“先跟你们说个正事,不然待会喝醉了就没法说了。”  

“是。”诸位殿下赶紧搁下筷子,正襟危坐。  

只听朱元璋沉声道:“咱已经跟你们大哥商量好了,把皇位禅让给他,明年元旦就正式禅位!”  

“啥?”诸位亲王先是一阵错愕,没想到父皇会主动禅位。但旋即又觉得理所当然,这些年整個国家都是大哥在操持,父皇禅位也是让大哥名正言顺啊。  

“老六,伱是大宗正,你怎么看?”朱元璋问向诸王之首。  

“儿臣不敢置喙。”朱桢已经三十六岁,坐在那里沉稳如山,闻言忙起身道:“父皇的决定儿臣自然无条件服从。大哥日后继承大统,儿臣自然也是无条件服从。”  

“嗯。”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又问秦王道:“老二,你年纪最大,你怎么看?”  

“俺,俺也一样。”朱樉忙瓮声瓮气道。他正在苏门答腊岛厉兵秣马,准备出兵征服天竺,对国内的事情根本不感兴趣。何况大哥当不当皇帝有什么区别?大明不早就是他说了算吗?  

“老三老四你们俩呢?”朱元璋又看向晋王和燕王。  

“儿臣坚决服从父皇的旨意,坚决拥护大哥!”朱棡和朱棣忙竞相表态。这俩货刚刚把爪哇和吕宋的土著收拾服帖了,正心急火燎的准备进军澳洲呢。  

市舶司早已探明整个南洋的地图,知道在南洋之南,有一片条件远超南洋各岛的大陆。老六将其命名为澳洲。  

老三老四都想抢在对方之前打下澳洲,作为自家的百世之基。之前的安南、婆罗洲、爪哇吕宋,他俩都没看上,打下来收拾利索,就丢给弟弟们安家了。他们则继续征讨,一定要找到最好的地盘儿,才肯停下来。  

所以国内的事情对他们俩同样很遥远。谁当皇帝他们都没意见,只要别影响他们开疆拓土就行。  

朱元璋又挨个问了所有藩王一遍,当然不是问他们的意见,除了老六,他们也没资格发表意见。但是他们必须要表态支持,一个都不能少。  

待诸王都表态坚决支持父皇的决定,坚决拥护大哥的统治后,朱元璋才放心的笑道:“好好,你们都是好孩子,圣寿节后就不要回去了,在京里多陪陪你们的母妃,等着元旦的禅位大典,省得刚回去又得回来。”  

“是,儿臣遵旨。”诸位王爷轰然应声。皇位传承之际,把在边疆领兵的藩王都留在京城,以防万一,实乃题中应有之意。  

圣寿节后,皇位即将禅让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朱元璋也责成礼部,为禅让大典准备仪注。  

礼部尚书蹇义却上疏说‘自古帝王内禅,非其时怠荒,即其时多故,仓促授受,礼无可采。’  

意思是之前的帝王内禅的原因,要么就是老皇帝荒废怠政,不得人心而辞位,要么就是天下巨变,民怨沸腾,被迫让位,像现在这样开国皇帝文治武功,国家百废俱兴,蒸蒸日上时主动功成身退,却是从来没有过的,所以也没有合适的礼仪可以参考。  

朱元璋的意思是简简单单搞一下即可,但太子却要求群臣详细议定礼仪流程,绝不可有丝毫马虎,要为父皇办一场隆重的退休庆典。  

蹇义只好会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