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视死如归(1/2)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爱新觉罗·颙琰即清仁宗嘉庆皇帝于承德避暑山庄驾崩。
璟婳自接回嘉庆之后,一直面对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最首当其冲的问题便是嘉庆猝死之疑。
“皇后娘娘,如今宫里已有人传出皇上崩逝的谣言了。大清朝近些年连年匪患,好不容易安稳平和,此时若有谣言散布,恐怕会引起朝廷动荡。”赛冲阿在景仁宫向皇后启禀。
璟婳自然明白这些利害关系,更明白有些大臣心里忐忑想要推卸护驾不力的责任,另外,一旦有人把秋雨、巨雷、惊马、皇帝崩逝等不详之事串连起来联想,那就意味着皇上是遭受雷击,就是遭受天谴,那是十恶不赦的恶人才会受到的惩罚。
所以,不得不隐匿其事,把嘉庆帝驾崩说成了病疾发作而亡。
出殡之日,璟婳看着嘉庆的遗像,心里像是浮萍一样,游游不定…
她从未想过两人会这么快阴阳相隔。
可是,这泪…
怎么偏偏流不下来了…
现实没有留给璟婳伤春悲秋的时间,端恩,敬叙还有托津极快就到了景仁宫,商议要事。
“皇后娘娘,眼下储君之选迫在眉睫,军机大臣戴均元与赛冲阿已经去了乾清宫,但,并没有找到遗诏,也未在四宝公公那找到遗诏。”端恩说道。
璟婳也是觉得有些棘手,颇为头疼:“虽然没有找到遗诏,只是,皇上之前的确说过乾隆爷属意智亲王继位,加之,朝中势力一直强调他的平叛之功,的确容易引起争议。”
托津开口道:“近些年来,皇上频频朝中表露五阿哥瑞亲王有君王之魄,只怕,皇上是有易储之心,才没有确立遗诏。此时,臣探听智亲王那边已经让戴均元开始集结朝中势力了,咱们可不能坐以待毙啊。”
敬叙也点头道:“娘娘是这大清的皇后,膝下又有两位嫡子,若是娘娘扶持瑞亲王继位,也是合情合理。”
是啊,一念之差就能决定两人的一生,璟婳也不能说全无动摇之心。
“让绵忻过来。”璟婳吩咐福公公。
绵忻已在外面等候。
“儿子参见皇额娘。”绵忻十五岁的少年郎,正是好年华,举手投足有嘉庆的样子,却比他看起来更有决断。
“本宫不瞒你,储君之位你是如何考虑的?”璟婳坦白问道。
绵忻不似三阿哥的随性,他更喜欢权力中心,听到皇额娘如此直白的问,便行礼,回道:“启禀皇额娘,儿子喜欢权势,但并不是为了掌权而掌权,我想真正的为百姓做点事情。”
璟婳心中五味杂陈,儿子有这样的胸怀,她本应开心,只是,若儿子真的竞争皇位,怕是以后要面临的挑战多得多。
璟婳走下台,走至绵忻身边,低声问道:“若智亲王挡了你的皇位之路,你会杀了他吗?”
声音虽低,却如惊雷一般的敲击着绵忻的神经,他顿住。
是了,儿子没有薄情的狠厉,自然也不屑处理帝王之后的波诡云谲。
此时璟婳无比庆幸自己的决定,她吩咐敬叙去请智亲王绵宁到景仁宫。
绵宁思考再三,不知来景仁宫的决定是否正确,可眼下的节骨眼儿上,他不能率先开战。
走之前,绵宁准备了一支匕首,那是额娘去世前托人从西域带回来的宝刀,他一直放在书房提醒自己不能忘记额娘所受屈辱,今日也到了生死关头,绵宁相信额娘一定会保护自己。
“扎克塔尔来了没?”绵宁对于这个曾护驾有功的侍卫可是十分重视,多年来逐渐把他变成自己的羽翼。
“儿子参见皇额娘。”绵宁早已过了而立之年,即将迎来不惑之年,此时,他不再血气方刚,更擅长运筹帷幄,这么多年的精心策划岂能甘心为臣。
璟婳只比绵宁大六岁,太清楚他的想法了。
“起来吧。”
“谢皇额娘。”绵宁悄悄环顾一圈,才收回视线。
“你皇阿玛崩逝已然让朝廷震荡了,如今储君继位之事处理好了,便是我大清重立辉煌之时,若是处理不好,恐怕…”璟婳眉尾轻动,眼里尽是试探。
若是以往,绵宁定是谦虚,可这事来不得丝毫慌张,他来的路上已经想好,权力他非要不可,哪怕是搭上骂名,“皇额娘考虑的是,这朝堂之上最是容易起纷争,那么多兄弟手足相残的前车之鉴就是血淋淋的教训。依儿臣来看,都是那些大臣的欲壑之心作祟,撺倒主子做些荒唐之举。”
璟婳不动声色的点了一下头,接着问道:“那依你之见,应如何做?”
绵宁面色坚毅,眼中是决然,是笃定,“儿臣自小就听高祖训诫,君王,就要承担强国复兴的责任,不畏艰险,不惧未来。不管面对任何人的挑衅与恐吓,视死如归,绝不认输!”
很明显的表态,他这是要誓争到底了。绵忻下不了的狠心,绵宁可以,不仅能做,或许做的更绝。
璟婳不言。
绵宁看向璟婳,也未语。
可汹涌澎湃的暗流在两人心里早已翻滚百遍。
就在两个人对峙之时,绵忻走进来,跪地道:“启禀皇额娘,皇兄,朝中有人离间我们母子情义,说什么皇阿玛早有易储打算,儿臣觉得此事纯属荒唐!绝不容许有人在宫中作祟,于是,儿臣下令逮捕了散播谣言的人,现已押进了地牢,还请皇额娘降儿臣先斩后奏之罪!”
绵宁震惊的看
璟婳自接回嘉庆之后,一直面对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最首当其冲的问题便是嘉庆猝死之疑。
“皇后娘娘,如今宫里已有人传出皇上崩逝的谣言了。大清朝近些年连年匪患,好不容易安稳平和,此时若有谣言散布,恐怕会引起朝廷动荡。”赛冲阿在景仁宫向皇后启禀。
璟婳自然明白这些利害关系,更明白有些大臣心里忐忑想要推卸护驾不力的责任,另外,一旦有人把秋雨、巨雷、惊马、皇帝崩逝等不详之事串连起来联想,那就意味着皇上是遭受雷击,就是遭受天谴,那是十恶不赦的恶人才会受到的惩罚。
所以,不得不隐匿其事,把嘉庆帝驾崩说成了病疾发作而亡。
出殡之日,璟婳看着嘉庆的遗像,心里像是浮萍一样,游游不定…
她从未想过两人会这么快阴阳相隔。
可是,这泪…
怎么偏偏流不下来了…
现实没有留给璟婳伤春悲秋的时间,端恩,敬叙还有托津极快就到了景仁宫,商议要事。
“皇后娘娘,眼下储君之选迫在眉睫,军机大臣戴均元与赛冲阿已经去了乾清宫,但,并没有找到遗诏,也未在四宝公公那找到遗诏。”端恩说道。
璟婳也是觉得有些棘手,颇为头疼:“虽然没有找到遗诏,只是,皇上之前的确说过乾隆爷属意智亲王继位,加之,朝中势力一直强调他的平叛之功,的确容易引起争议。”
托津开口道:“近些年来,皇上频频朝中表露五阿哥瑞亲王有君王之魄,只怕,皇上是有易储之心,才没有确立遗诏。此时,臣探听智亲王那边已经让戴均元开始集结朝中势力了,咱们可不能坐以待毙啊。”
敬叙也点头道:“娘娘是这大清的皇后,膝下又有两位嫡子,若是娘娘扶持瑞亲王继位,也是合情合理。”
是啊,一念之差就能决定两人的一生,璟婳也不能说全无动摇之心。
“让绵忻过来。”璟婳吩咐福公公。
绵忻已在外面等候。
“儿子参见皇额娘。”绵忻十五岁的少年郎,正是好年华,举手投足有嘉庆的样子,却比他看起来更有决断。
“本宫不瞒你,储君之位你是如何考虑的?”璟婳坦白问道。
绵忻不似三阿哥的随性,他更喜欢权力中心,听到皇额娘如此直白的问,便行礼,回道:“启禀皇额娘,儿子喜欢权势,但并不是为了掌权而掌权,我想真正的为百姓做点事情。”
璟婳心中五味杂陈,儿子有这样的胸怀,她本应开心,只是,若儿子真的竞争皇位,怕是以后要面临的挑战多得多。
璟婳走下台,走至绵忻身边,低声问道:“若智亲王挡了你的皇位之路,你会杀了他吗?”
声音虽低,却如惊雷一般的敲击着绵忻的神经,他顿住。
是了,儿子没有薄情的狠厉,自然也不屑处理帝王之后的波诡云谲。
此时璟婳无比庆幸自己的决定,她吩咐敬叙去请智亲王绵宁到景仁宫。
绵宁思考再三,不知来景仁宫的决定是否正确,可眼下的节骨眼儿上,他不能率先开战。
走之前,绵宁准备了一支匕首,那是额娘去世前托人从西域带回来的宝刀,他一直放在书房提醒自己不能忘记额娘所受屈辱,今日也到了生死关头,绵宁相信额娘一定会保护自己。
“扎克塔尔来了没?”绵宁对于这个曾护驾有功的侍卫可是十分重视,多年来逐渐把他变成自己的羽翼。
“儿子参见皇额娘。”绵宁早已过了而立之年,即将迎来不惑之年,此时,他不再血气方刚,更擅长运筹帷幄,这么多年的精心策划岂能甘心为臣。
璟婳只比绵宁大六岁,太清楚他的想法了。
“起来吧。”
“谢皇额娘。”绵宁悄悄环顾一圈,才收回视线。
“你皇阿玛崩逝已然让朝廷震荡了,如今储君继位之事处理好了,便是我大清重立辉煌之时,若是处理不好,恐怕…”璟婳眉尾轻动,眼里尽是试探。
若是以往,绵宁定是谦虚,可这事来不得丝毫慌张,他来的路上已经想好,权力他非要不可,哪怕是搭上骂名,“皇额娘考虑的是,这朝堂之上最是容易起纷争,那么多兄弟手足相残的前车之鉴就是血淋淋的教训。依儿臣来看,都是那些大臣的欲壑之心作祟,撺倒主子做些荒唐之举。”
璟婳不动声色的点了一下头,接着问道:“那依你之见,应如何做?”
绵宁面色坚毅,眼中是决然,是笃定,“儿臣自小就听高祖训诫,君王,就要承担强国复兴的责任,不畏艰险,不惧未来。不管面对任何人的挑衅与恐吓,视死如归,绝不认输!”
很明显的表态,他这是要誓争到底了。绵忻下不了的狠心,绵宁可以,不仅能做,或许做的更绝。
璟婳不言。
绵宁看向璟婳,也未语。
可汹涌澎湃的暗流在两人心里早已翻滚百遍。
就在两个人对峙之时,绵忻走进来,跪地道:“启禀皇额娘,皇兄,朝中有人离间我们母子情义,说什么皇阿玛早有易储打算,儿臣觉得此事纯属荒唐!绝不容许有人在宫中作祟,于是,儿臣下令逮捕了散播谣言的人,现已押进了地牢,还请皇额娘降儿臣先斩后奏之罪!”
绵宁震惊的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