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旧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穆典可颇有些感慨:想当初为救穆岚,不惜只身犯险,险些丧命在徐攸南的梅花镖下。这才过了多久,就一点情分跟眷恋都没有了。  

固然是穆岚的作天作地伤了他的心,也不否认,穆子建的变化真的是越来越大了。  

对歆白歌,穆子建下笔倒能看出几分情义。  

常千佛苦恼犯愁的这几天,穆典可没事就去花籽巷苏宅里喝茶。  

苏渭还算守信用,虽然不肯替她杀人,但搜集消息,条分缕析地整理,做得很是用心。  

暗中传讯,做得再隐秘,时间久了,也难免会露破绽。  

信中说,歆白歌与穆沧平有过约定:在穆典可出阁之前,也即在她成为别人家的媳妇,不再是穆家的姑娘之前,不会向她出手。  

穆子建希望这段时间,两人能够井水第一百八十七章旧爱(第1/3页)  

密信每次藏在不同的地方,也算是苏渭与她的暗中较量,但穆典可每次都能找着,喝完茶就顺便带出来了。  

这种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的举动,令“计”字门那群有以智慧著称的谋者们伤透了脑筋。思来想去,无非两种可能——穆典可策反了苏渭,或穆典可想营造她已策反苏渭的假象!  

究竟是哪一种,不知道。  

全穆门上下,空前一致地有了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常家堡早日上门提亲,好让常千佛早点把这个祸害娶走。  

除了苏渭那里时有情报,穆子建也会偶尔给她传讯。  

何况穆典可上次大摇大摆地进出了一趟苏宅,已然让穆门对苏渭不那么放心了,悄悄布下不少眼线。  

穆典可干脆就自己去取。  

苏渭那张脸她是不想看到的,做客做得比在自己家里还要豪横——通常她坐在院子里喝茶,打棋谱,苏渭就在书房里忙自己的事,等她走了才出来。  

据穆子建说,青山祖宅的女眷们,在穆砺勤和穆砺志着两位回洛阳之后,往穆家宅子走动要比往常频繁了些。  

穆砺勤那个素有才名,又与穆岚颇为交好的孙女穆绵朵,竟然也被从婆家叫回来,专程来拜访了才从江南回来的歆白歌,“顺便”去看望了一下昔日的好姐妹穆岚。  

青山祖宅这时候拉拢穆岚,不用想也知道为什么。  

阅读一世诺穆典可感觉得到穆子衿提起廖十七时的冷漠,便没有多说话。想来他那句让廖十七纠结了一个晚上的“想不想家”,是真的想尽快摆脱廖十七,并无多少关心的成分。  

穆典可觉得有些可惜,尽管她挺喜欢廖十七,这件事上也帮不上什么忙。  

穆典可点点头。  

穆子衿又问:“喝水吗?”作穆典可又点了头。  

不犯河水。  

穆典可合上信想:穆沧平为了让自己好好活着学剑,还真是煞费了苦心。  

在简从越的精心诊治和调理下,穆典可的身体大有好转,便开始一早一晚在院中踢腿站桩,拉杠练臂力。  

穆子衿进屋去拿水壶烧水。  

——穆冈给他派了下人,但他喜静,最不爱人多嘈杂,只留下一个看门的哑仆,洗衣做饭都是自己动手。  

穆典可在石雕前转看,看见穆子衿烧上水又出来了,问他:“十七呢?”  

第一百八十七章旧爱(第2/3页)  

“不知道。”穆子衿应道。  

廖十七总爱缠着她说话,但毕竟是爱热闹的,经常跑出去。带些新鲜事回来,又说更多的话,他时常感到厌烦。  

廖十七不在,他便很自在,所以也不问她去了哪里。  

秋阳淡淡,洒在身上有些暖融意。  

穆子衿背对着月亮门凿石,蓝色的布衫子因风贴上肩背,瘦得见骨。后背平整如板,连后颈都是笔直的。  

“二哥。”她轻唤了一声。  

穆子衿转过头来,看着阳光下梨涡浅笑的女孩子,眼睛有些酸涩。不如穆典可的眼睛痛。  

——她毕竟多年以后,第一次见到穆子衿。  

她从未觉得自己废了武功就再也练不成了,也不敢这么觉得——这是她所恃最大资本——若她真的废了,在穆沧平眼里也就失去了活下去的意义。  

在穆典可回到洛阳一个多月以后,她才终于去了一趟松华院,去见穆子衿。  

“来了。”隔泪相看许久,穆子衿先说了话。  

这些年来积攒的痛苦和委屈,早在灵药谷那片沼泽地里,他对着穆沧平一跪时,全都哭尽了。  

所以这时还算平静。  

阅读一世诺他把门关上了,男儿有泪,不轻易示于人前。  

因为她重要,也因为穆岚不再那么重要。  

她不急着走,坐在院中石墩上咬着梨,看穆子衿雕刻,偶尔还会指手画脚,更多时候问一些显得很外行的东西。  

穆子衿也都会耐心地和她讲解。  

子衿太倔强了,他不愿意的事,任谁也不能将他劝转。  

他的心是一座孤城,心门长年紧闭着,偶然间开了一隙,穆岚来了,走进去了。廖十七就没有这样的运气。  

穆典可手指摩挲着精细的石刻线条,笑说道:“记得小时候,你的手就很巧,总雕各种东西送给我们。”  

——像小时候那样。  

临走,穆子衿从屋里拿出来一个布包出来给她。穆典可没有拆开,上手触感是冷硬的,她就知道是什么了。  

“我的生辰礼吗?”  

第一百八十七章旧爱(第3/3页)  

她的眼里含了泪花。分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