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 天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前辈尽管吩咐便是。”杜白敬道。  

“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那高僧微微一笑,先是问道:“你可知道这天下的仙佛究竟为何会全部消失了吗?”  

杜白想了想,有些不解,试着问道:“据晚辈所知,当初有天外心魔降临,寄宿于人心之中,作恶多端,从而导致了…”  

他试着说出自己的理解,只是忽而一顿,意识到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便没有继续说下去了。  

他皱起眉头,觉得可能是自己所想的太过理所当然了。  

从刚才的画面可以得知,虽然那些天外心魔们的确是十分诡异可怕,其神通也让人防不胜防,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中了招。  

而且一旦中招,就连赤羽大仙这样的人物都无法抵抗,落得那般凄惨的下场。  

但很显然心魔并非是无法预防的。  

就好似是先前那赤羽大仙所施展出来的神秘法术就可以检测出外来的存在,从而从根本上杜绝被心魔占据心神的可能性。  

而且仙神们实力强大,手段神秘,就连拥有了部分力量的自己都能坑死一个心魔,那么他们肯定不会仅仅只有这些手段而已。  

“莫非…仙神们的消失还有其他的原因在其中?”  

他沉吟着,问了一句。  

那高僧也没有卖关子,而是点头道:“不错,心魔固然可怕,但在起初的混乱之后,虽然死伤了无数的仙佛与生灵,但庆幸的是最后仙佛两界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将那些心魔们全数排除在外,让它们终究无法再侵入此方世界。然而…”  

很显然接下来还有一个重大的转折,杜白不由得屏息静气仔细听着,很是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灾祸,才会导致仙佛们就算已经熬过了心魔的们的进攻,却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然而,接下来高僧所说的原因却玄之又玄,有些无法理解。  

“仙佛们真正要面对的…是天意!”  

“天意?”  

杜白一愣,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以他往常的了解来看,对于凡人们而言,仙佛的言行便已经象征了所谓的天意。  

有生死簿可起死回生,有点石成金法术可一念让乞丐富贵,也可一念让富人们穷困潦倒。对于凡人们的旦夕祸福,对于仙佛们根本不是什么难题,这是何等伟大的事情!  

然而,现在骤然听这位高僧所言,他不由得开始认真思考起一个问题——对于凡人而言天意便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仙人们,那么对于仙人而言,天意又是什么东西。  

而仙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意义又是什么…  

高僧抬头望向天上,好似是穿过了厚重的穹顶,望见了遥不可及的某处,一双满是沧桑的眼神里流露出几分感慨,答道:“曾经天地初成,天道紊乱秩序不显,需要有人来管理,来帮助天下生灵们在这混乱的世道存活下去,由此冥冥之中,开始诞生仙佛。”  

“仙佛由此开始昌盛,香火显现,持续上万年…”  

“然,如今人道大兴,天下苍生已经安稳有序,天道井然,仙佛作为曾经的秩序维护者已经不再是必要。”  

杜白不禁沉默了下来,意识到这个真相比起自己之前所预料的还要更加冰冷且残酷许多。  

高僧似是已经参透了这一切,甚至并没有任何着恼,起初的几分遗憾之后便是重新恢复了那副慈祥的笑意:“此乃天意,或者说是万物生灵们的共通的念头。当百姓们不再需要仙佛的时候,或许也便是我们消失的时刻。”  

“应运而生,应运消亡,这或许便是仙神们的宿命。”  

“所以…”杜白逐渐明白过来,喃喃道。  

“所以与其说是有外物来袭杀死了仙佛,倒不如说是仙佛自愿消亡,投入轮回之中。”  

高僧言道。  

这番道理虽然听起来十分匪夷所思,但是杜白仔细听来却也觉得十分有些道理。  

这或许也就是所谓的“末法时代”…  

尽管目前仅仅是仙佛消失,但是或许在不久之后的将来,鬼怪们也会逐渐消失,道士们再也施展不出道法,人们谈起曾经的鬼怪传闻,狐妖鬼魅,都会觉得不过是一些古代书生们的痴梦臆想罢了…  

就好像是曾经的现代社会一样,神佛不显,科学当道。人们从迷信于鬼神,转而相信自己的力量。  

仔细想来,未尝不是一种勃勃生机的场面。  

旋即高僧又转而望向他,叹道:“如今仙佛都已经消失,我也不过是一个残像而已,这天下间恐怕真正仙人只剩下了你一人而已。接下来恐怕还有些事情需要留给你去处理了。”  

杜白一怔,摇头道:“不瞒前辈,我如今还是鬼王之身,并非是仙神…”  

“这又有何妨?”  

那高僧却并没有在意这些小事,仿佛他这个在别人眼中犹如灾厄化身的鬼王身份根本无足挂齿,只是笑笑道。  

“鬼王或是妖王,还是那高高在上的仙王,说到底也不过是实力比起别人要更加强大一些罢了。真正重要的是我们的心!”  

“你的心是一颗仙人的心,那么身躯即便是鬼怪,也根本无妨。曾经佛祖还是凡人之时,便曾…”  

高僧这种关头也不忘小小的称赞了一下自己的佛祖,诉说了一下那位大人曾经的往事。  

末了方才赞许地看着他,似是在看待一位前途光明的后辈般,言道:“我能感觉到你体内汇聚着的万民愿力,这定然是你日常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