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访谈韩舟是个大折磨(3/4)
习了一些西方知识的假象。
恐怕利玛窦活过来都觉得古怪,我还成了天文学家了?
《四库全书》的小手段,算是小黑一波,并没有动大明科学发展荣耀的根本,但是恐怕乾隆都没想过有人比自己的《四库全书》还假。
再然后事情就魔幻起来了,接着,大清也不行了,洋人真的来了。
洋人一看,嗨哟,大清你还改大明的东西,那我也来顺便加点东西。
于是在西方造假开始,第一步查阅大明历史。发现当时编撰《崇祯历书》时,崇祯命令徐光启几人拜访传教士,询问西方的天文知识,互相印证。
于是,西方叙事包括西方现在的历史中都记载‘传教士邓玉函四人注’。
并且西方翻译版《崇祯历书》也会提上这几个字。
如果说《四库全书》那个译字,翻译是帮忙翻译了一些西方知识,那么注就不一样了,古代的注解基本就是重新解读一本经典的意思。
意思就很明显了,这些人,帮忙重写了这本书。
但是有个问题,西方造假的人断然没想到,那就是《崇祯历书》是1636年开始写的,德意志传教士邓玉函1630年就因病去世了。
更别说利玛窦1610年就死了。
有人会说,可能是别人带来了知识,之后过了三十年才开始写书的。
这就更离谱了,古代皇帝最看重天象,但凡有问题,马上就会修改历法。
意思是的到了新的天文知识,然后天地运转了半甲子,然后想起了改历法?
韩舟还记得自己看过不少有关题材的电视剧,电视剧里可不是这么表达的!电视剧里可都是当场西方传教士就打脸‘钦天监’证明了自己的历法厉害,皇帝马上就开始研究新天文知识的。
编剧都没想过这些年经历的都不是一个皇帝了,甚至都不只是俩。
真实答案其实只有一个,这些知识不是西方近期传来的,而是找人从整个华国历史上查漏补缺,查出来的所有知识,重新融汇编撰成了一本书。
崇祯皇帝看要亡国了,感觉天象这一套还能忽悠忽悠人心,急匆匆让徐光启赶紧把历史整理一遍,把历朝历代提到的天文知识全部找出来,编撰一本新历法,延续大明历法气运。
结果书写完了,还没改历法,自己先在煤山歪脖子树挂了。
只有冤枉你的人知道你有多冤,西方人很明白徐光启还真就是单纯在传教士邓玉函那儿去拜访了一下,想要考证有没有自己不知道的知识,结果一无所获。
他们也知道,这书的作者,绝不是邓玉函等西方传教士,甚至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不可能一个死人帮一本还没写的书重写一遍了。
没想到吧,假写的历史永远是假的,漏洞百出。
这还不魔幻,魔幻的是牙鸟片战争后,一波新来的传教士为了营造出自己很有本事的名头,也动了歪心思。
他们打听到这个事情后,发现有利可图。
如果说把以前的传教士记载改一改,把他们变成科学家,那我们岂不是也可以名正言顺的说自己既代表神又代表科学?
那华国那些还没有成为信众的人就没道理不听我的话了。
管你信不信神信不信科学,我通吃!
他们直接把徐光启著传教士译,改成了徐光启著传教士注还不够过瘾,直接改成了‘徐光启督撰,传教士利玛窦邓玉函等著’!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崇祯历书》压根就是传教士写的,徐光启只是个官员,负责监督他们写书而已。
新一轮来华国的传教士,提出了一个新理论,‘华国哪儿来的天文知识,天文知识都是西方传来的’。
软弱无能的大清,前期各种爆改大明历史来让自己的继承获得正统性,黑大明的研究结果是学习了西方一些东西。
没想到自己的爆改,对于清末的人来说,那就是‘小改怡情’‘太斯文了’。
现在到了清朝末期,洋人发现,哎哟你还改历史,原来历史还能改,那我也来改一改。
大清看传教士得罪不起,于是说‘对对对,洋大人您改,奴才帮您磨墨了!’
而几年后,在樱花国的学者三上义夫听说后,怒了:‘对你妈个头,唐宋历史上研究二十八星宿时,你们还在玩儿粑粑呢’。
你所谓《西洋新法历书》中记载的百分之九十九的东西,都能在明初,元朝,甚至唐宋典籍中找到出处,以及天文观察法进化之前的老观测法,怎么就是学你西方的了?
唯独找不到的只有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这个观点是在明初《永乐大典》中,已经遗失了。
怎么就是西方传来的了?这本《崇祯历书》你就真好意思叫做《西洋新法历书》???
三上义夫心说,我研究了这么多年华国古天文学,你们在海的哪边说华国没有古天文学,合着我这辈子白学了呗?直接写文章把几个假冒科学家的传教士一顿骂。
已经开始西学的樱花国学者当然知道西方论文怎么写,各种证据论据摆得清清楚楚,把这种伪科学伪历史批判的无人敢提。
但是,也只是这样。
这阴谋的第三阶段没能实行,停留在了第二阶段,成为了现在看得到的历史‘传教士带来了知识,徐光启写了书’。
但是,第二次缝合的衣服,永远有个线头留在外面,收不进口子。
回头再去看。
利玛窦这个人他是真来过华国,但是天文学知识那是真的和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而且,目前已经发现了利玛窦来华国之前一百五十年的华国古地图,和万国坤舆全图几乎
恐怕利玛窦活过来都觉得古怪,我还成了天文学家了?
《四库全书》的小手段,算是小黑一波,并没有动大明科学发展荣耀的根本,但是恐怕乾隆都没想过有人比自己的《四库全书》还假。
再然后事情就魔幻起来了,接着,大清也不行了,洋人真的来了。
洋人一看,嗨哟,大清你还改大明的东西,那我也来顺便加点东西。
于是在西方造假开始,第一步查阅大明历史。发现当时编撰《崇祯历书》时,崇祯命令徐光启几人拜访传教士,询问西方的天文知识,互相印证。
于是,西方叙事包括西方现在的历史中都记载‘传教士邓玉函四人注’。
并且西方翻译版《崇祯历书》也会提上这几个字。
如果说《四库全书》那个译字,翻译是帮忙翻译了一些西方知识,那么注就不一样了,古代的注解基本就是重新解读一本经典的意思。
意思就很明显了,这些人,帮忙重写了这本书。
但是有个问题,西方造假的人断然没想到,那就是《崇祯历书》是1636年开始写的,德意志传教士邓玉函1630年就因病去世了。
更别说利玛窦1610年就死了。
有人会说,可能是别人带来了知识,之后过了三十年才开始写书的。
这就更离谱了,古代皇帝最看重天象,但凡有问题,马上就会修改历法。
意思是的到了新的天文知识,然后天地运转了半甲子,然后想起了改历法?
韩舟还记得自己看过不少有关题材的电视剧,电视剧里可不是这么表达的!电视剧里可都是当场西方传教士就打脸‘钦天监’证明了自己的历法厉害,皇帝马上就开始研究新天文知识的。
编剧都没想过这些年经历的都不是一个皇帝了,甚至都不只是俩。
真实答案其实只有一个,这些知识不是西方近期传来的,而是找人从整个华国历史上查漏补缺,查出来的所有知识,重新融汇编撰成了一本书。
崇祯皇帝看要亡国了,感觉天象这一套还能忽悠忽悠人心,急匆匆让徐光启赶紧把历史整理一遍,把历朝历代提到的天文知识全部找出来,编撰一本新历法,延续大明历法气运。
结果书写完了,还没改历法,自己先在煤山歪脖子树挂了。
只有冤枉你的人知道你有多冤,西方人很明白徐光启还真就是单纯在传教士邓玉函那儿去拜访了一下,想要考证有没有自己不知道的知识,结果一无所获。
他们也知道,这书的作者,绝不是邓玉函等西方传教士,甚至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不可能一个死人帮一本还没写的书重写一遍了。
没想到吧,假写的历史永远是假的,漏洞百出。
这还不魔幻,魔幻的是牙鸟片战争后,一波新来的传教士为了营造出自己很有本事的名头,也动了歪心思。
他们打听到这个事情后,发现有利可图。
如果说把以前的传教士记载改一改,把他们变成科学家,那我们岂不是也可以名正言顺的说自己既代表神又代表科学?
那华国那些还没有成为信众的人就没道理不听我的话了。
管你信不信神信不信科学,我通吃!
他们直接把徐光启著传教士译,改成了徐光启著传教士注还不够过瘾,直接改成了‘徐光启督撰,传教士利玛窦邓玉函等著’!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崇祯历书》压根就是传教士写的,徐光启只是个官员,负责监督他们写书而已。
新一轮来华国的传教士,提出了一个新理论,‘华国哪儿来的天文知识,天文知识都是西方传来的’。
软弱无能的大清,前期各种爆改大明历史来让自己的继承获得正统性,黑大明的研究结果是学习了西方一些东西。
没想到自己的爆改,对于清末的人来说,那就是‘小改怡情’‘太斯文了’。
现在到了清朝末期,洋人发现,哎哟你还改历史,原来历史还能改,那我也来改一改。
大清看传教士得罪不起,于是说‘对对对,洋大人您改,奴才帮您磨墨了!’
而几年后,在樱花国的学者三上义夫听说后,怒了:‘对你妈个头,唐宋历史上研究二十八星宿时,你们还在玩儿粑粑呢’。
你所谓《西洋新法历书》中记载的百分之九十九的东西,都能在明初,元朝,甚至唐宋典籍中找到出处,以及天文观察法进化之前的老观测法,怎么就是学你西方的了?
唯独找不到的只有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这个观点是在明初《永乐大典》中,已经遗失了。
怎么就是西方传来的了?这本《崇祯历书》你就真好意思叫做《西洋新法历书》???
三上义夫心说,我研究了这么多年华国古天文学,你们在海的哪边说华国没有古天文学,合着我这辈子白学了呗?直接写文章把几个假冒科学家的传教士一顿骂。
已经开始西学的樱花国学者当然知道西方论文怎么写,各种证据论据摆得清清楚楚,把这种伪科学伪历史批判的无人敢提。
但是,也只是这样。
这阴谋的第三阶段没能实行,停留在了第二阶段,成为了现在看得到的历史‘传教士带来了知识,徐光启写了书’。
但是,第二次缝合的衣服,永远有个线头留在外面,收不进口子。
回头再去看。
利玛窦这个人他是真来过华国,但是天文学知识那是真的和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而且,目前已经发现了利玛窦来华国之前一百五十年的华国古地图,和万国坤舆全图几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