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身关天下(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最新网址:  

众人散去之后,五个宗主也散去,没有了心情商议事情。  

“你觉得剑无生的实力如何?”在自己临时的洞府中,李振川望着白玉龙问道。  

“很强!”白玉龙轻笑道:“但是没有我强。”  

李振川神色不动:“今天的剑无生并没有全力以赴,你不要因为曾经胜过他,就轻看他。”  

“我不会轻看剑无生,没有人有资格轻看剑无生。但是我之前能够击败他,现在也能。”  

平一剑临时的洞府内,平一剑望着剑无生道:“找到契机了吗?”  

“没有!压力不够!”剑无生遗憾地摇了摇头,叹息一声道:“如果杨晨的修为再高一些就好了。”  

“杨晨?”平一剑眼中现出不屑:“不要再关注他了,一直蝼蚁罢了。只是庞洞天用了不折手段的秘法,才让他有如今的实力。不过从今天往后,这颗流星已经坠落了。虽然你曾经伤在他的手中…别心中不服,你是伤在庞洞天的玉剑下,但是释放玉剑的却是杨晨,究根到底,还是伤在杨晨的手中。不过不要在意,他这次重伤,就算伤愈,修为恐怕也会跌落到化神期,已经不值得你亲自出手,平白落得让人笑话,到时候随便找一个宗门的弟子,把他打死就好了。”  

平一剑的脸色突然变得凝重:“你感觉到他的心刀了吧?”  

“嗯!”剑无生脸色也变得凝重道:“宗主,这正是我想问的。我相信沧海宗有着秘法,通过消耗寿元,透支他的潜力,强行将他的修为提升到渡劫期。但是心刀这种东西,是不可能强行领悟的。  

如果沧海宗有这种秘法,也不会万千年来,沧海宗没有一个人领悟心刀。难道沧海宗没有对杨晨使用秘法。他的修为和心刀都是他自己修炼出来的?”  

“嗤…”平一剑嗤笑道:“我已经打听清楚了,这个杨晨现在只有二十九岁,你觉得一个二十九岁的人,能够成为渡劫期?能够领悟心刀?”  

“不能!”剑无生立刻摇头。  

这不是废话吗?  

四皇就是如今天下最绝顶的天骄,但是现在的四皇都是什么年龄?  

都是四百多岁,大家年龄差不多。  

一个二十九岁的人,别说心刀了,便是渡劫期…  

呵呵…  

“那心刀是怎么回事儿?”  

“应该是沧海宗祖上留下来的。”平一剑思索道:“在沧海宗的历史上,是有着修士领悟心刀的,只是最近万年来,没有人领悟心刀。首先我们要确定,从来就没有人在三十岁之前突破渡劫期,也从来没有人在三十岁之前领悟心刀。如此,这便一定是某种秘法手段。  

透支寿元提升修为这种手段我们剑宗也有,但是心刀…  

我推测沧海宗应该保留着心刀种。”  

“心刀种?”  

“嗯!就是当初领悟心刀的那些前辈,在临死前,剥离出一丝心刀留作了种子。  

这种心刀种也分两种。  

一种是心刀本源种,种入修士的体内,不会增加修士的威能,也就是说,被种下的修士,并不能借助这种心刀种的威能。却能够时时感知这种心刀种,继而领悟心刀。  

当然,也不是百分百能够领悟,这也要看修士的领悟力和机缘。”  

剑无生眼睛一亮:“宗主,我们宗门有这种心剑种吗?”  

“没有!”  

“那您…”  

“我只是在宗门典籍中看到的。无生,如果将来你领悟了心剑,希望你能够给宗门留下一道心剑种。”  

剑无生点点头,然后用询问的目光望向平一剑。  

平一剑继续开口道:“第二种心刀种,便是杨晨现在被种下的这种。这种心刀种不是本源种。只能够算是心刀的一道奥义。  

被种下的修士是能够借助这一丝奥义,爆发出心刀的威能。当然,平时也可以借助这一丝心刀种领悟心刀奥妙,但是领悟的效果却不如第一种的千分之一。而且这种心刀种会在多次释放威能之后,渐渐消散。  

但即便是如此,对于修士来说,也是一个机缘。”  

“没错!”剑无生恍然:“没有想到,沧海宗真舍得。”  

“没有什么不舍得的,要知道一旦利用好了杨晨,将来在地球获得的利益,将千倍万倍的超过这一丝心刀种。  

为师会安排人秘密跟着杨晨,如果有机会夺去那一丝心刀种,会留给你。心刀和心剑,实际上是有着共同之处,你可以借鉴,也许能够领悟心剑。”  

“谢谢师父!”  

“去吧!”  

剑无生离开了洞府,目光向着渡劫之地望去。  

“杨晨。呵呵,一个土著蠢货,被沧海宗玩弄于股掌之间。待利用价值消失后,必死无疑。  

或者…  

等沧海宗在地球以杨晨的宗门占据了优势之后,便会弄死杨晨。  

不过,沧海宗没有机会了,你会很快死的,因为…”  

渡劫之地。  

杨晨睁开了眼睛,目光中充满了遗憾。  

那不是真正的雷霆刀第十三式,是融合了无数念头形成的一刀。如果在未来和别人争斗的时候,周围没有了围观的修士,或者围观的修士不够多,修为不够高造成念头不够强,这种方法是没有用的。  

当然,通过和剑无生这一战,对于雷霆刀第十三式多少还是有些领悟的,只是领悟的程度不够,还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够领悟出来。  

“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