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心魔劫(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经赤红如血的双眸笼罩了诺森,诺森便如同在狼口之下的白兔,瑟瑟发抖。  

“魔…你是魔…”诺森浑身颤抖,体似筛糠,心中的空间,让他脱口而出。但是随后惊觉,死死地咬住了嘴唇,不敢在发出一丝声音。  

“魔…”  

诺森这一声魔,惊醒了杨晨。  

“我又进入心魔劫了!还没完没了了!”  

杨晨叹息了一声,任由一个个念头在心间流转,仿佛在方寸之间,重回到了前世,在瞬息之间,重活了一遍。  

他的心中满是愤恨,又有悲伤,愤恨和悲伤成为了杀意的土壤,使其茁壮起来。  

整个心灵仿佛被黑漆漆的乌云笼罩,只有灵光一点在摇曳,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扑棱棱…”  

那灵光突然茁壮了起来,驱散了些许魔念。杨晨的嘴角现出了一丝笑容,  

看过了前世一幕幕,杨晨的心中反而有了一丝释然。  

今世,他已经杀了郑桐,而且郑家已经被压制,杨家也已经崛起。  

自己要灭了郑家吗?  

像前世郑家那样灭了杨家一般?  

人族多危难!  

非洲眼通道已经被发现,异界妖族已经攻入地球,和异界妖族比起来,人族弱得可怜,这个时候,保存一个人族,便是保存了一份为人族抗争的实力。  

只要这个人没有背叛人族,都值得保存。  

相忍为族吧!  

这个时候,杨晨明白了许多道理。  

什么心胸广阔,都是忍的事情多了,心胸才会变得广阔。  

如果不忍,一路杀戮,只会杀得心胸越来越窄,到了最后,便是稍不顺自己的心意,就会暴起杀人。为心魔控制,成为只知道杀戮的机器。  

杨晨眼中的血红开始渐渐消散,恢复了黑白分明,清澈地望向了诺森。  

“呼…”  

诺森长长地突出了一口气,汗如雨下。  

他虽然不知道杨晨发生了什么,却知道方才杨晨的状态十分不对,而现在似乎恢复了正常。  

“杨晨…你你…你方才?”  

“没什么!”杨晨淡然而笑:“是在渡劫。”  

“渡劫?”诺森猛然回想起之前听到的汇报:“你你你…你渡劫期了?”  

“算是吧!”杨晨摇了摇头:“诺森,把去非洲眼的事情详细给我说说。”  

诺森深深吸了一口气,迫使自己冷静下来。但是却怎么也冷静不下来,心中有一个声音在轮回不去。  

“渡劫期…渡劫期…”  

猛然感觉到杨晨的目光,仿佛渐渐有了不耐,才猛然惊醒,面前压制了自己心中的各种念头,组织了一下语言道:  

“当初我们数万人从非洲眼进入异界之后,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非常顺利。那些凶兽根本不是对手,我们以碾压之姿横扫而过。每天吃着凶兽肉,喝着凶兽血,对于修为略低的人,让他们的提升速度开始加快。之后便开始遭遇灵兽,自然也是横扫之势,而改为吃灵兽肉,喝灵兽血,更是让我们这些人的修为加速了提升。  

而且还活得了不少的草药,灵果,让我们都感觉这次远征是正确的,我们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随着远征军的深入,我们开始遭遇了妖兽。而这个时候,我也将步入神级…步入开紫府的方法传授给了你爷爷他们。但是,他们都没有决定改修信仰之道。”  

说到这里,他小心翼翼地看了杨晨一眼道:“我自然也不会逼迫他们,信仰之道传授给他们了,一切随缘。”  

“一起随缘?”  

杨晨不由摇了摇头,如果没有自己带回来的功法,八王依旧看不到自己修炼之法的未来,如果没有人突破,他们还会静下心来,慢慢摸索。但是如今诺森已经突破,他们的心还会静吗?  

心不静,就更不可能摸索出修炼之路。最终大概率会改修信仰之道,让教廷成为地球上的唯一势力。  

但是,现在不同了。  

自己带回来东方修炼的功法,还有西方修炼功法,甚至有魔法师的修炼功法,百花齐放,只要给地球时间,地球最终是会成长起来的。  

但是,时间…  

一想到时间,便想起诺森这次远征的愚蠢行为,望向诺森的目光便变得冷厉。  

诺森心中一惊,急忙口不停地说道:“大军每日都在吃妖兽肉,喝妖兽血,而且进入到妖兽区域,有着很多珍贵的草药和灵果。远征军的实力在不断地提升。虽然妖兽的实力也开始越来越强,远征军也开始伤亡,但是那个时候的我们都是乐观的,兴奋的。  

后来…”  

诺森的神色现出黯然:“我们开始碰上了妖族,那个时候我们才开始发现远征的艰难。哪怕是修为不高的妖族,却也能够召集妖兽,形成大小不一的兽潮,向他们发起攻击。远征军的伤亡开始增大。  

但是,这个时候我们更不能放弃。  

妖族出现了,也许会有着异界的遗迹,在遗迹中也许会发现传承。这对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巨大的诱惑。特别是对不想改修信仰之道的八王。而且在妖族领域,我们得到了更多的资源,修为提升得也更快。  

终于…”  

诺森的眼中闪过了一丝惊惧:“我们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妖族,那个妖族太强大了。当发现他的时候,我立刻向他释放了最强的神术,但是他随后就将我的神术破去。然后一斧子劈过来,便劈死了数十个我们这边得人。  

我和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