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火热(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虽然还会减寿,但是却不会减太多。  

并且,士兵也不会像全修炼赤血功的正常士兵那样,爆发强,后劲弱,对上同级修炼正常功法一点点提升境界的武林高手只能抵挡一阵后面就不是对手,多半会落败。  

相比较而言,他们的后劲和持久力要好上不少。  

亲兵营全都修炼正常功法,力争每个都达到一流境界之后再修炼赤血功达到一流巅峰的实力。  

这样做,可以使得赤血功的副作用大大减少,虽然依然不会是徐进和青松观一流弟子的对手,但是却也不会折损多少寿命,反而会增加不少战斗力。  

特殊部队每个人都只修炼高威力的武功秘籍,要求达到正常的一流巅峰,如此才能在面对各种各样前来刺杀李明的对手时起到该有的作用。  

至于这些人中会有多少人突破到先天境界,那就看他们自己的命了,反正就算是突破到先天境界,对李明等人现在来说,也就是填补了一些普通先天武者的力量层次数量而已。  

再者说,青松观的诸多师叔辈份弟子要不了多久想必就该突破到先天了,到那时候分出一些来帮他,就不缺先天了。  

就算是始终跟随着他的同辈师兄弟,在他们带在身边,特别是师祖风剑鸣这些时间的培养之下,只怕也有很大概率能够突破到先天境界。  

不过,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如果真的全都是以先天高手组成的特殊部队那么威力和效果必然更强,李明自然也是十分期待的。  

除此之外,精锐部队只需要选拔人才进行培养掌控,普通部队同样如此,就不需要安插太多自己人手进去了。  

只要管理好军队,这样安插自己人进去的做法,只适合用在一些少数部队就行,例如亲兵营和特殊部队如此,这两个强大的部队掌控在手,何愁精锐部队和普通部队这两个普通部队掌控不好?  

除了这些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群体:武林中人。  

武林中人的投奔实在是一个让人很头疼的事情,为什么头疼呢,因为重要。  

因为重要,所以很容易会有心怀不轨之人往里面塞奸细,亦或者抱有别的目的,所以首先这个筛选就十分的麻烦。  

为什么重要呢,因为他们的实力高强,可以保证军队的整体有更强的抗压能力————即,李明本身的保护自然到位,可是如果有武林高手不去刺杀李明,而是去杀李明手底下的兵,和其它的军官呢?  

再者说,如果能多招一些武林高手,也能够在他遇到刺杀的时候提供帮助。  

只是,这一柄剑好是挺好,却是一把双刃剑。  

除了担心有奸细等心怀不轨之人的想法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有道是,心怀利器杀心自起。  

这些武林高手各个武力强大,每个人的战斗力都很强,那么就难免会延伸出来一个问题:心高气傲。  

若是遇到什么冲突,或者不服管教,亦或者军营中发生了什么动荡,趁机制造乱子给自己谋取利益…  

等等事情,随便发生一件,都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打击。  

所以,武林中人才会让李明感觉到头疼,并直接留了自己师傅徐进和师叔王横梁这两大杀手锏与剩下的青松观弟子镇场子,一起来解决这件事。  

李明自己,则去看了另外一个重要的事情————粮草的质量,军营有没有偷工减料。  

这其中的重要性不必多说,虽然是百分之九十九不可能会出现差错,且不提以临山镇这些人的职位和他的差距让他糊弄他都不敢糊弄,更何况在大乾历法之下,谁敢这么干是嫌弃自己九族人多了!  

但是还是要亲自走一趟才放心,这毕竟太重要了,直观影响到军队的基础保障,所以该去还是要去看一看的。  

而最终去看的结果也很让他满意,临山镇的人果然没人敢耍花样,他这才放下心来,随后背着手开始在各地巡视。  

军机候要在家乡招兵,这对于李阳家乡附近的人来说相当于一个天降的机会,比去参加朝廷本身的应试征兵好多了,用脚指头想都能知道一个人是会对自己更亲近的人好,还是对陌生人更好。  

所以,当李明开始征兵的消息传出来的这一刻,整个临山镇附近就开始渐渐的有人流汇聚,逐渐将整个小镇都塞满,甚至还有在城外草木棚子里凑合的。  

“奉军机候爷令,今日起李家军开始征兵,凡四肢健全,家中有奇遇子嗣,身高超过……”  

一群能读书写字的文书拿着榜文分散在城中张贴征兵告示,同时大声开口吆喝,瞬间就引起了轰动,一个个早已准备好参军的人急忙的上前报道。  

“姓名。”  

“王牛蛋。”  

“籍贯。”  

“临山镇本地的。”  

“说说具体在哪…”  

文书们搬着一张张桌子,身边有小童伺候笔墨,不断的分开记录着不同的信息,合格的信息被他们垒成一摞,不合格的信息也垒成一摞,等待后续专人的检查。  

在他们身边还有许多武者一个个的摸骨,检查,每检查一个,就会在记录好的信息上写下记号。  

记号总共是:一流,二流,三流,不入流。  

其中不入流的和三流的占大多数,二流比较少,一流的就更少了。  

应招前来报名的青年们见到这个阵仗眼神之中不由得露出了些许的担忧,但是队伍还是在继续向前排列,不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