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知兵否(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其重要作用在于培养人才,类似于现在的实习生。  

翰林院身为这么一个庄严的机构,其里面的氛围还是十分的隆重的。  

其院子门口有六棵门槐,有上马石下马石,拴马的桩子。对过儿是磨砖对缝八字影壁,路北广梁大门,上有红灯,下有懒凳。内有回事房、管事处、传达处。二门四扇绿屏风洒金星,四个斗方写的是‘斋庄中正’,背面是‘严肃整齐’  

院里有对对花盆,石榴树,茶叶末色养鱼缸,九尺高夹竹桃,迎春、探春、栀子、翠柏、梧桐树,各种鲜花,各样洋花,真有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春之草。  

每套院落既相互通连,又自成一体,前客厅,中楼院,后花园为基本布局。相邻套院均有跨院、过道相连,侧门立其间。每座套院临街均建有门楼,门楼两侧安放有雕艺精美的“上马石”。  

李明带着自己的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称之为家臣走进翰林院,还没见着那个榜眼赵杨和探花刘昌,反而直接被顶头上司领着直接去干活了。  

“你们四个就不必跟着了,在这候着听令吧。”  

顶头上司看了看李明带过来的四个随从,摆了摆手,没让他们进来,李明见状对他们交代了一二,就跟着走了进去。  

跟着领导一路前进到了里面,不多时来到了一个小院子外面。  

“嗯?”  

刚刚到小院子外面,李明的眉毛就动了动,目光凝神的向院子门口两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护卫看去。  

“这位,宗渊,大内一品护卫。”  

“这位,林清,大内一品护卫。”  

顶头上司到了门口,还没介绍自己的姓名,倒是先一步给李明介绍起了两个护卫。  

“翰林院编撰李明,见过两位。”  

李明没有因为两人是护卫就轻视,相反,他还十分重视的弯腰行了一礼,态度很是尊重。  

盖因,这两人身上有他师叔都没有的强大气场。  

站两人身前,在气机感知之下,两人好像不存在一样根本感受不到,唯有当面见到了才能感受到对方身上那种排山倒海一样的压力。  

宗师高手,这个世界凡间武道的先天境界!  

李明脑海之中冒出了两句话。  

这个世界的武功划分很简单,没有内力的是不入流,练出来内力的三流武者,有一门优秀武功修炼大成的就是二流武者,而有一流功法传承,并且内力达到六十年以上的为一流武者。  

一流武者的巅峰就是自身内力修炼的巅峰,等什么时候修炼到发现内力进无可进,便是到达了一流的顶峰开始凡间武道的下一个境界:打通天关冲了天关,便可接引天地灵气入体修行,和天地合一,如此,在先天以下的武者气机感应之中就会如同空气一样不存在,直接消失。  

但是如果面对面,又会感觉到对方那种排山倒海一般的可怕压力。  

这是连同了天地灵力所产生的强大力量。  

除此之外,再下一步就是大宗师高手,武道的灵窍境界。  

先天高通了自身天关,接引了灵力只是其一,用灵力将肉身洗涤,成就先天蕴灵之体,再将自身丹田绪满先天真气就到了先天的尽头,要想更进一步就要打磨自身的穴窍。  

利用灵气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将自身的穴窍蕴养成灵窍,将更多的先天真气储存其中。  

在这个过程之中,每打通一个穴窍,自身的先天真气就会浓郁一分,一直到最后七百二十个穴窍全都打通,先天真气将会凝练增长到一个极其可怕的程度,武道的前路自然而然的就会洞开。  

届时体内的先天真气会彻底的凝聚成液,使得武者的身体,灵魂都发生一次脱胎换骨一般的变化,被称之为天人境界。  

武道天人体内的真气宛若钢铁一般强大,已经不是人力所能敌,就算是有再多的军队也不是其对手,曾有一个武道天人灭杀十万雄兵的记录,是故被称之为天人也。  

而天人在修炼,将自身的先天真液绪满丹田,借助先天真液的力量将穴窍和肉身彻底融为一体,再将先天真液遍布全身,就可以步入到目前已知的武道最后一个境界——元神境界。  

元神境界以修行元神,也就是灵魂力量为要务,其一身实力之可怕已经无人能敌,因为元神的攻击是没人能够躲避,没人能够防御得住的。  

只是每一个天资艳艳的武道修行者,到了这个境界,就彻底的转修了仙道,再也没有继续的研究下去,使得武道前路至此为止。  

但是,以仙道的诱惑力,又有谁能够抵挡的住的,所以李明并不觉得这些人自私,反而是对这样的修炼方式引起了一些兴趣,因此这才勤修武道,以期进步。  

“嗯,见过当今殿首了。”  

两个看门的都是先天高手,这很符合李明对翰林院的印象,见到他礼貌的行礼,两个护卫高手也都没有摆谱的意思,而是笑容满面的对着李明行礼。  

毕竟,当朝状元,走到哪一步都有可能,谁也不知道对方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官,有什么样的功绩,因此自然要给予尊重。  

“嗯,请吧。”  

领头上司见了李明的动作,脸上笑了笑,随后在前亲自引了引,带着他走到了院内。  

一进院内的刹那,李明瞬间僵立在原地,浑身如遭雷击一般静立不动,一直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来。  

“进来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