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三相轮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躺在这,纯粹是无妄之灾。  

吴家家主死了,照理说是可以吸引到三相门人前来,这是他在这里发现的规律,只要是快要成灾的时候,一定会有宗门弟子到场的。  

不然的话,难不成他公明乐会一直在这里,这也是瞅准了机会,才来到此城的。  

他现在虽然被套牢了,但是三相门总会来人,只要让他去骗,说不定就能得到三相门之奥秘。  

然后这事就被说出来了。  

那个叫张飞玄的,直接把他法门说出来了,当然也不是说骗,而是说他可以看人法门,从而辨明法门真实,也可通过混沌海去看宗门实情。  

而且这法门,甚至可以模拟其他法门之妙。  

当时宋印就来兴趣了。  

这样的法门,最简单的就是可以弄出情报,非常适合他那‘百科全书’,他这神通,就是需要情报来显现更具体的事,若是能知道别人法门构造,知道宗门实情,那百科全书就能记录上,这样他也就可以不用每次要征伐的时候,都要往别国跑一遭了。  

至少不需要那么详尽的去跑,要了解其地方实情,现在有个更好的办法。  

而模拟其他法门之妙,若是能出一个与他相同的,能借用他之力量的正道,那代表正道可以再进一步啊。  

宋印从来不吝啬向别人分享正道的力量,因为邪道势大,而正道渺小,如今之正道,真正顶大用的还是只有他自己,这时候要是敝扫自珍,那正道永远都前进不了。  

他非常大方的邀请公明乐来探自己这方的法门,公明乐.当然是动心的!  

一位陆地神仙,还是皇帝的法门,他当然想要,也想探明究竟,看看能否从其中找到破绽,从而解了这混沌海之誓。  

他就没有然后了。  

不要说到混沌海了,他刚进对方灵识,立马就晕过去了。  

他终于明白了,之前从孙九碑那进入灵识,所感应到的那种光芒,到底是谁的那哪里是什么灵识啊,那就是天上之大日,惶惶照耀着啊!  

公明乐完全承受不住,探入的灵识直接融化掉,整个人往地上一躺,就在那抽搐了。  

宋印对此表示遗憾,只能说他那大仙之资,真不是常人可以靠近的。  

至于天上掉下来的他算是留手了,因为要照顾到公明乐的作用,这才收敛其气息。  

这二人一过来的时候,他就已察觉到,弱一点的邪道,自然就成了灰,稍微强一点的,也失去了反抗能力。  

“公先生。”  

宋印此时睁开眼,手上一招,百科全书便落在手上,道:“此人已经不能反抗,灵识大开,你可自由探查。”  

“你这书清宝道?”  

公明乐愣愣的望着宋印手里的书,这东西发出来的气息完全不是混元道的影子,反倒是散发着清宝道的强大气息。  

他可以确定,这东西要是在他手上,那就是绝世之法宝啊!  

怎么会落到混元道之人的手里?  

“此书?”  

宋印笑道:“这书乃是我之神通,可以通过其零散情报来显化完整之形,不过些许小道罢了,以前用处不大,若是公先生配合,倒是能展此书之妙用。”  

这叫小道?  

这是大道啊!  

有这东西,他还怕什么情报不足?完全可以通过这书的妙用,来针对宗门施展各种计划。  

公明乐眼睛都要红了,他不舍的朝百科全书看了一眼,最后还是扭过头,探向倒在地上的人。  

灵识探过去.何止是没有反抗,连神识都不存在了,倒不是变成痴傻,而是整个存在,似乎是被什么东西给压制住了,压制到不可见的地步。  

这应是那大日之光还真是留手了啊。  

若是当时这个宋印有其他心思,他哪里还有能在地上抽搐的份,怕是早就成了飞灰了。  

灵识再探,顺滑的进入了混沌海,整个混沌海之识,毫无保留的展现在他之眼前。  

不需要任何铺垫,也不需要去诱骗哄骗人,骗取其信任,就是如此简单的进入到了‘识’内。  

“嗯吴之深,三相门真传。”  

公明乐阅览着属于他的识,喃喃自语,“原来如此,这法门原来是这样的啊,欲灾.难怪每次出事,三相门都是第一个出现,并且快速换掉世家,我还以为其实是凡人撑不住了,宗门为了和稀泥才这么做的,原来有如此之缘由啊。”  

混沌海里,一张面具若隐若现,慢慢的披上了一种颜色,又一闪而逝。  

他睁开眼,回首对宋印拱手道:“宋道友,查探清楚了。”  

“哦?公先生快快说来。”  

“是公明算了,不重要,这三相门能第一时间往这跑,是因为欲灾之故。”  

公明乐说道:“周围出了欲灾,借此成林,往外蔓延,所到之处能浸染无数生灵,就算是炼气士,也不一定能抗住,所以为灾,但这灾害并非是自然之理,而是法门之用。”  

三相门的法门,就是用来生灾的。  

这宗门,掌握三欲,为色、爱、戒三者,三者进行轮转,以生灾为期。  

比如这色欲,生了欲灾,那就到头了,那就需要从头再来。  

而在百年前,也是因为戒之欲,生了欲灾,于是轮转成了色,色之欲生了灾,也会在其他两者当中择一轮转。  

从这个叫吴之深的混沌海之识里面看,这次轮转的,乃是爱之欲。  

戒欲是断人欲望,让人什么都干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