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一脉相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红尘峰。  

乃是伏龙关东边之峰,围绕着真传广场的四座山峰之一,整体血色,其山峰外表犹如血水一般流淌,其里面也是处处水潭,树木山石,都挂着一层流动的血水,与各处的水潭结合。  

而在最高峰,更是有一大湖,通体血色,往外冒着血气,血湖中央,有一半身居于湖面,那半身是个俊朗青年,锦衣之外还有一身血色大氅,其大氅如流水往下流淌之余,像是与整个血湖结合一样。  

大量的血气从血湖中蒸腾而出,又往着这青年的眉心中聚集,逐渐在眉心中显露出一血色竖痕,宛如一竖瞳。  

血湖之下,则是流淌着的瀑布,形成各处支流,覆盖着整座山的脉络。  

一名穿着血色衣物的金仙门人跳上前来,凝望着血湖中心之人,张了张口,又停在那,束手张望。  

血气自那青年的眉心中炸开,将凝聚出的血色竖痕散掉,只在青年眉心落成如蛛网一样的浅色脉络。  

“啧”  

青年睁开眼,身躯从血湖中飞出,惊鸿一般往地上一掠,他抹了一把额前,眉头微蹙,“总是差那么一点,九碑这灵眼法,不好借鉴啊.”  

说罢,他看向这人,没好气道:“你杵这干嘛?”  

“嘿嘿,师傅神威,徒儿不禁失了神,看呆了心中不由畅想,若是我也如此,那是何等威风。”  

那人拱起手,尽显谄媚,但看着却不让人讨厌,反而觉得如沐春风。  

“你无事不上天尊殿,不在京师找你的勾栏,突然上山来作甚?”青年摆了摆手,道。  

“这话说的.您可是我亲师傅,我是您唯一真传,这红尘峰那就是我家啊,师傅您亲如父,我上山找父亲,还需要有什么事吗?”那人说着。  

这话让青年翻了个白眼,“伱啊.”  

怎么说呢,和他张飞玄一个模子出来的。  

三十年的光景,在张飞玄身上没有落下半点痕迹,依旧是个翩翩俊郎君,唯一不同的是,多了些威严气度。  

眼前之人,是他的师弟,原先外门之中的师弟,自三十年前开宗,学了血丹法的师弟自然跟随他上了这红尘峰,受他教导,也教授弟子。  

如今之金仙门,也算是大变了。  

外门弟子只学导引,到达五阶便晋升内门,一到四阶,学人丹法的导引,学炼丹,学炼气,学图谱,学天下理,学邪道害。  

而到五阶的,这才开始学其他丹法。  

毕竟分支之丹法,本身就脱胎于人丹法,也不算是改换法门,只是变个方向,以前的师弟们也是这么来的。  

而丹法分支,则有十八丹法任由挑选,符合哪一丹法就学哪一丹法。  

像是张飞玄的血丹法,也出了几个弟子,由师弟们教导,甚至于张飞玄本人还收了个徒弟,当做真传。  

真传弟子,如今也改了,不再是上真传广场就为真传,那鬼地方早就留给闭门不出的师傅了,没人在那待着,基本上是留给弟子在那磕头的。  

真传,便是各个丹法之人的亲传弟子,由丹法之人亲自教导,其数量乃是稀少之中的稀少。  

金仙门三十年来入门近千人,但是收做真传的,如今只有张飞玄一人开了此例。  

眼前穿着血色衣袍之人,便是他的亲传徒弟,红尘峰血丹脉真传大弟子,刘神秀。  

此人吧.  

除了那张脸之外,和正气没一点关系,满脑子都是奸猾点子,被老三点评为‘你是不是有私生子’这样的话。  

开宗收徒,不是三十年前做的,张飞玄愣是拖到了二十年前,才放开了口子。  

因为三十年前大乾刚定,而招收弟子,用的是师兄留下的问心幻阵,而且是根据他们这些老金仙门人的模子来的。  

未免还收到一些土匪小偷之类的人,张飞玄拖了十年,等着大乾治理了差不多,这才开始收徒,而且还是只开一点口子。  

大乾的治理成效,还是不错的,经过十年,直隶之地也没那等为了生活不得不作奸犯科之人了,其他几州本身过的也还行,十年时间处理鬼类也还不错,其凡人之品性,要比以前好些。  

效果还行。  

收取的弟子,都算是正派人士,各个心有热血,基本是从小在塾堂里听着邪道危害之事长大的,入了金仙门满腔热血要去除天下邪道。  

各个都有点大师兄和孙九碑的影子!  

但总有那么些个漏网之鱼!  

比如刘神秀!  

这人乃是十年前上山,当时也是过了问心幻阵,本以为也是那等热血之人,可后来就发现不对了。  

因为他能说会道,哄得外门弟子一愣一愣的,在外门当中占尽了便宜,被公推为外门大师兄,这也就罢了。  

他也不知从哪听到的,能到祖师殿外磕头之人便为真传之言,居然哄骗了徐承筑,让徐承筑带着他前往了以前的真传广场,现在的祖师殿,愣是在那磕了头!  

那还得了!  

在祖师殿磕头,那是到了五阶‘用智’之后,开始选丹法之人,才能上去磕头的。  

因为这分天资的力量,依旧存在着。  

金仙门为什么要在五阶时候才开始学丹法,就是因为分天资,这天资一分,会让人飞速进展,别人到九阶几百年光景,而原先分到了天资的外门弟子,三十年时间,徐承筑和夏侯痴就可以和他们原先的内门弟子并齐,到达九阶了。  

这等天资,自然不能随便来个人就能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