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五连冠(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样难受的赵人们已经开始唉声叹气了。  

“完蛋。”  

“李柏虽然进了决赛,但显然不是林知白的对手。”  

“让徐海云老师进去,起码还有希望赢林知白啊!”  

“那你想多了,我感觉就算徐海云老师赢了李柏也肯定不是林知白的对手。”  

“确实!”  

“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目前还没有任何上联可以难倒林知白!”  

“也就是说林知白要五连胜了?”  

“已经五连胜了。”  

伴随着某个网友的评价,冠亚军争夺赛的结果出来了。  

林知白获胜!  

李柏不愧是齐洲第一楹联大师,他能进决赛也不仅仅是运气而已,但很可惜林知白太强了!  

随着主持人宣布结果。  

林知白,拿到了楹联冠军!  

秦洲。  

这一刻秦人的心情,比齐人还要振奋!  

因为今天这一战,林知白不仅仅是代表齐洲,更代表了秦洲的楹联最高水平!  

“我们是第一!”  

“从今天起,秦洲楹联八洲第一!”  

“嘎嘎嘎,八洲是不是第一不好说,但绝对是顶尖中的顶尖,毕竟徐海云都输了!”  

“李柏也完全不是对手!”  

“白帝杀疯了,连队友都杀!”  

“哈哈哈哈哈,李柏还真是林知白的队友,这话没毛病!”  

之前一直是楚人被林知白各种虐,还有赵洲的选手也被花式吊打,齐洲选手们美滋滋的躺赢。  

然而今天。  

李柏竟然一不小心的,闯进了决赛,获得了和林知白竞争奖杯的机会!  

这下好了。  

身为齐洲选手,也是林知白队友的李柏,同样被这个“大魔王”给狠狠虐了一把!  

这不是杀疯了是什么?  

不过李柏心态很好,输给林知白很正常,赢了才奇怪,毕竟对方可是林会长啊!  

再者说了。  

林会长拿到的奖杯,荣誉不也是属于齐洲嘛?  

虽然李柏多多少少的也感到可惜,谁不喜欢冠军呢?  

叹了口气,李柏突然想起,自己在中秋诗词会,还曾用对联为难过林知白。  

现在回想起来。  

李柏暗叹自己当时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啊!  

中洲。  

林知白五连冠,冲上中洲网络热搜!  

他本人捧杯的照片,更是被无数媒体转发!  

林知白自己都想不到,他现在在中洲竟然已经这么火了!  

“神的征途还在继续!”  

“啊啊啊啊,明天是词项目,林知白还能赢下去吗!”  

“太帅了太帅了我好爱他!”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杀疯了!”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今天李柏的对联里,竟然用白帝对标陈王!”  

“我开始还纳闷白帝是谁,没想到竟然是林知白,偏偏李柏这个下联我感觉竟然没啥大毛病!”  

“不管怎么说吧,我觉得太夸张了。”  

“林知白虽然很厉害,但对比对象可是陈王啊…”  

“陈王的琴棋书画曾经镇压同时代,诗词方面同样是举世无双的级别,林知白的琴棋书画可能可以对标陈王,但诗词真的也可以对标吗?”  

没办法。  

陈王的历史地位太高了。  

就像在我们地球的苏东坡一样。  

哪怕现代真出了个林知白一样的牛人,也未必能让所有人承认,他的才华可以比肩苏东坡。  

毕竟古代顶级文豪的滤镜太厚了!  

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所有人都认可,林知白可以比肩历史上的陈王,现在这种程度还不够!  

毕竟陈王最出名的,是他的诗词成就!  

而林知白的诗词成就,还没有达到陈王的高度。  

就算是一些对林知白创作过的诗词作品如数家珍的铁粉,也必须要承认这一点。  

当然。  

林知白还年轻。  

他的创作之路还很漫长。  

如果明后天,或者未来的日子里,林知白能够证明他的诗词,也堪称举世无双!  

那到时候,再有人拿白帝对标陈王,就算有些人想反驳恐怕都找不到立场了。  

楹联项目的夺冠,让世人又一次见证了林知白的全能。  

不过,出乎意料的,林知白赢了比赛之后,关于他最多的报道,竟然不是他的五连冠成就。  

而是:《林知白比肩陈王!?》  

各洲不少媒体,都在讨论这个话题!  

约莫是因为这个话题的存在,比林知白在齐楚文斗中获得五连冠还要劲爆!  

包括各洲网友的讨论也格外积极!  

几乎所有看了齐楚文斗的各大洲的观众都加入了讨论,甚至是这场声势浩大的争论之中!  

“太夸张了!”  

“陈王何等人物!”  

“陈王的诗词作品那么多经典传世之作!”  

“伱读过林知白的诗词吗,读过就会发现在高度上,白帝确实不亚于陈王!”  

“比如这首…”  

“还有这首…”  

有些熟悉林知白的,把他的诗词都贴了出来。  

那些不熟悉林知白的一读,顿时便感受到了不凡。  

毕竟林知白在蓝星抄过的诗词,没有一首不是前世大名鼎鼎的作品。  

就算比起陈王,也是各有千秋!  

“好吧,我承认,林知白的水平,是接近了陈王,但他才多少诗词作品啊!”  

“就是。”  

“陈王的经典,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