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10月,帮忙选角(1/4)
国庆长假第一天的早上,整个影视行业无数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了昨天四部电影的日票房。
《英伦对决》和《追龙》开局领先,首日票房分别报收7264万和4051万。
《空天猎》和《缝纫机乐队》则于次日纷纷折戟,进账2693万和1362万;没错,首日还是3457万和3776万呢,次日就掉了这么多。
尤其是对于《缝纫机乐队》而言,从首日的3776万到次日的1362万,这无异于是天塌了、血崩了!
但这也的确能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大鹏和《煎饼侠》确实是给太多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致于大家都有了应激反应——抵制!
“这不是已经进入国庆长假了么,市场应该会抬头的,票房也会稳住的。王董你也不用太灰心丧气,毕竟肯定是赔不了的嘛。”
“你这种安慰人的话,是糊弄新人呢还是糊弄小白呢?越是长假,越是会赢家通吃;强者愈强弱者愈亡的道理,你会不懂?”
“噢,原来王董你自己心里也清楚啊?那你还跟我抱怨个锤子?我又救不了你们这部电影。”
林楠不装了,忍俊不禁的直接吐槽起了王常田。后者一大早跑他这儿来卖惨,着实是司马昭之心显而易见。
“你大爷…
唉,这可怎么办,完全运作不起来呀。昨天上午光线和万达最新砸进去的宣发钱,完全被网上那些‘自来黑’给冲掉了,压没了。”
听到王常田这句唉声叹气的话,林楠突然想起了曾经陆钏的那部《王的盛宴》。
那会儿太郎在网上“自爆”,公然承认了自己买水军对抗“黑粉”的事情,然后就被何评跟田状状两位前辈给公开打了脸。
尤其是林楠那位老师的原话,可谓是杀人诛心:
“一部电影的口碑连水军都‘维护’不来,那么导演就应该反思一下。也许黑你的,并不是竞争对手的水军,而是真正的观众…”
此刻,这句话用在《缝纫机乐队》上同样无比契合,只不过这次不是抹黑,而是抵制。
“算了,我还是给你个建议吧。别再追加宣发投资了,也别再买流量了。这部电影距离《煎饼侠》太近,不可能救起来的。
让董诚鹏再沉淀一两部吧,他这个问题只能用时间去熬,只要用心,迟早会熬出来…有那些多余的宣发资源,还不如投给我和艺菲的《婚姻故事》。”
王常田沉默了,因为林楠的语气确实很郑重。“行吧,我听你的,稍后我跟万达那边还有董诚鹏沟通一下,宣发的事情就到此为止。
不过你确定《婚姻故事》和《二代妖精》一样,也不举办首映礼?”
“嗯,不办了。因为《二代妖精》和威尼斯电影节已经为《婚姻故事》做足了宣传,不需要再劳师动众了,光线只要把发行拉满就成。
至于最后的票房是多是少,就交给观众和市场吧。毕竟这种题材也不属于商业片,我和艺菲对票房没做太大期待。”林楠颇为走心地笑道。
“还票房?呵,你俩版权就赚了那么多,自然不会指望票房赚多少!”
王常田有点儿酸了,但也只能嘴上酸一酸。因为能在外面玩得起版权渠道的也就只有大导演,而光线没有这种资源。
临近中午的时候,金马奖的相关热搜空降而来,是今年的提名名单公布了。不过貌似是小年,没有什么太过惹人瞩目的电影。
当然了,笑话倒是有一个。那就是《摆渡人》继年初提名了7项港岛金像奖之后,此次又收获了包括影帝在内的4个金马奖的提名入账。
到了这会儿,谁要再说它不是王嘉卫执导的,那可真就是糊弄鬼了,白痴都不信。
还有就是在9月份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颗粒无收的另一部华语片《嘉年华》,貌似成为了本届金马奖的大热门。
嗯?好像就是台省的本地电影?既然是这种情况,那就不只是大热门了,一定是板上钉钉的获奖电影!
“我连我自己都懒得管呢,哪儿有心思培养什么新人。对,红星坞没有签素人的计划,你就这么回复土豆就行了。林楠影业那边的蒋总监也是这么回复过去的,几个工作室同样…”
刘艺菲的声音由远及近,吵醒了在湖边亭子里躺椅上懒洋洋打着瞌睡的林楠。
他把盖在脸上的《乐府诗集》拿了下来,侧过头,眼神懵逼的看着刘姑娘的漂亮脸蛋:
“怎么了?我刚刚做梦呢,梦到在看豫剧《花木兰》,正好这两天可以去学习学习,汲取点儿素材。你要一起吗?”
“嗯,可以啊。不过还是先说正事儿吧。企鹅文娱那边和土豆要举行一个大型的团体选秀综艺,问我们有没有要塞的自己人。蒋总监刚刚也打了电话过来,但你在外面偷懒睡觉呢,我就帮你给了意见:不掺和。”
“我可没偷懒,只是看书看累了,歇会儿而已。”林楠的第一反应不是搭理正事儿,而是为自己正名。“本来就没有艺人经纪业务,自然是不掺和咯。”
说着说着,林楠就又忍不住打起了哈欠。主要还是天气太好了,暖洋洋的,上眼皮和下眼皮情不自禁地就开始打架了。
“不过听他们那个意思,这个选秀综艺的规模和规格会非常大,我估计到时候走关系、找人脉的公司和圈内人绝对不少。”
“都是生意罢了。咱们俩低
《英伦对决》和《追龙》开局领先,首日票房分别报收7264万和4051万。
《空天猎》和《缝纫机乐队》则于次日纷纷折戟,进账2693万和1362万;没错,首日还是3457万和3776万呢,次日就掉了这么多。
尤其是对于《缝纫机乐队》而言,从首日的3776万到次日的1362万,这无异于是天塌了、血崩了!
但这也的确能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大鹏和《煎饼侠》确实是给太多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致于大家都有了应激反应——抵制!
“这不是已经进入国庆长假了么,市场应该会抬头的,票房也会稳住的。王董你也不用太灰心丧气,毕竟肯定是赔不了的嘛。”
“你这种安慰人的话,是糊弄新人呢还是糊弄小白呢?越是长假,越是会赢家通吃;强者愈强弱者愈亡的道理,你会不懂?”
“噢,原来王董你自己心里也清楚啊?那你还跟我抱怨个锤子?我又救不了你们这部电影。”
林楠不装了,忍俊不禁的直接吐槽起了王常田。后者一大早跑他这儿来卖惨,着实是司马昭之心显而易见。
“你大爷…
唉,这可怎么办,完全运作不起来呀。昨天上午光线和万达最新砸进去的宣发钱,完全被网上那些‘自来黑’给冲掉了,压没了。”
听到王常田这句唉声叹气的话,林楠突然想起了曾经陆钏的那部《王的盛宴》。
那会儿太郎在网上“自爆”,公然承认了自己买水军对抗“黑粉”的事情,然后就被何评跟田状状两位前辈给公开打了脸。
尤其是林楠那位老师的原话,可谓是杀人诛心:
“一部电影的口碑连水军都‘维护’不来,那么导演就应该反思一下。也许黑你的,并不是竞争对手的水军,而是真正的观众…”
此刻,这句话用在《缝纫机乐队》上同样无比契合,只不过这次不是抹黑,而是抵制。
“算了,我还是给你个建议吧。别再追加宣发投资了,也别再买流量了。这部电影距离《煎饼侠》太近,不可能救起来的。
让董诚鹏再沉淀一两部吧,他这个问题只能用时间去熬,只要用心,迟早会熬出来…有那些多余的宣发资源,还不如投给我和艺菲的《婚姻故事》。”
王常田沉默了,因为林楠的语气确实很郑重。“行吧,我听你的,稍后我跟万达那边还有董诚鹏沟通一下,宣发的事情就到此为止。
不过你确定《婚姻故事》和《二代妖精》一样,也不举办首映礼?”
“嗯,不办了。因为《二代妖精》和威尼斯电影节已经为《婚姻故事》做足了宣传,不需要再劳师动众了,光线只要把发行拉满就成。
至于最后的票房是多是少,就交给观众和市场吧。毕竟这种题材也不属于商业片,我和艺菲对票房没做太大期待。”林楠颇为走心地笑道。
“还票房?呵,你俩版权就赚了那么多,自然不会指望票房赚多少!”
王常田有点儿酸了,但也只能嘴上酸一酸。因为能在外面玩得起版权渠道的也就只有大导演,而光线没有这种资源。
临近中午的时候,金马奖的相关热搜空降而来,是今年的提名名单公布了。不过貌似是小年,没有什么太过惹人瞩目的电影。
当然了,笑话倒是有一个。那就是《摆渡人》继年初提名了7项港岛金像奖之后,此次又收获了包括影帝在内的4个金马奖的提名入账。
到了这会儿,谁要再说它不是王嘉卫执导的,那可真就是糊弄鬼了,白痴都不信。
还有就是在9月份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颗粒无收的另一部华语片《嘉年华》,貌似成为了本届金马奖的大热门。
嗯?好像就是台省的本地电影?既然是这种情况,那就不只是大热门了,一定是板上钉钉的获奖电影!
“我连我自己都懒得管呢,哪儿有心思培养什么新人。对,红星坞没有签素人的计划,你就这么回复土豆就行了。林楠影业那边的蒋总监也是这么回复过去的,几个工作室同样…”
刘艺菲的声音由远及近,吵醒了在湖边亭子里躺椅上懒洋洋打着瞌睡的林楠。
他把盖在脸上的《乐府诗集》拿了下来,侧过头,眼神懵逼的看着刘姑娘的漂亮脸蛋:
“怎么了?我刚刚做梦呢,梦到在看豫剧《花木兰》,正好这两天可以去学习学习,汲取点儿素材。你要一起吗?”
“嗯,可以啊。不过还是先说正事儿吧。企鹅文娱那边和土豆要举行一个大型的团体选秀综艺,问我们有没有要塞的自己人。蒋总监刚刚也打了电话过来,但你在外面偷懒睡觉呢,我就帮你给了意见:不掺和。”
“我可没偷懒,只是看书看累了,歇会儿而已。”林楠的第一反应不是搭理正事儿,而是为自己正名。“本来就没有艺人经纪业务,自然是不掺和咯。”
说着说着,林楠就又忍不住打起了哈欠。主要还是天气太好了,暖洋洋的,上眼皮和下眼皮情不自禁地就开始打架了。
“不过听他们那个意思,这个选秀综艺的规模和规格会非常大,我估计到时候走关系、找人脉的公司和圈内人绝对不少。”
“都是生意罢了。咱们俩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