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二十五、撞破私会(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人身边的红人女官身份。  

当初秦缨和离大郎的“相亲”不告而终,秦竞溱第一时间把秦缨唤回中军大营,没再让其逗留浔阳城,何尝没有担心秦缨大嘴巴乱说惹祸的因素。  

老将军应该也是早早看出了浔阳城这边围绕大佛会有一场必不可少的离卫之争的端倪。  

但是,看秦缨昨夜见面时的雀跃模样,想必是不清楚其中这些弯弯绕绕的。  

或许在秦缨看来,阿翁派出玄武营精锐支援浔阳城,还带她一起,就是来帮欧阳戎和浔阳王府的。  

但是这次率队前来的,可不只有秦缨,还有从昨夜到现在一直很低调安静的秦彦卿。  

欧阳戎还记得,这位秦兄昨夜见面时,有别于秦缨的兴奋开心,他看向欧阳戎的眼神有些复杂,其中敬佩与畏怕之色难掩。  

跟在秦缨后面的秦彦卿,才是最清楚来龙去脉的,自然也清楚这次双峰尖大战的最终结果与意义。  

若欧阳戎没猜错,有过“相亲”的秦家嫡系,不只有秦缨。  

还有秦彦卿。  

欧阳戎能在双峰尖大战前,给秦竞溱寄密信求援。  

试问,狡猾如卫氏,会忽略了离得最近、能影响浔阳城局势的秦家?  

魏王、梁王的信,估计早就摆在了秦老将军的桌案上。  

相比浔阳王府的条件,卫氏给的条件只好不坏。  

所以,林诚死后,卫氏郡主卫安惠被卫氏双王责令逗留浔阳,还有一份隐秘原因。  

作为卫氏给出的诚意之一,准备将她配给一位秦氏子弟,只需秦竞溱点头,就能立马联姻。  

而这位秦氏子弟,不出意外就是当下和秦缨一起率队牵来的秦彦卿了。  

若是欧阳戎与浔阳王府输了。  

卫武和背后魏王府阴谋得逞,同时又镇压了天南江湖反贼。  

那么,和昨夜秦缨欢喜的走出来类似,率先迎接上去的就是秦彦卿了,未来的卫氏女婿。  

赢家通吃,谁赢跟谁。  

至于,若是卫氏获胜的结果,老将军秦竞溱心底有没有顺势保下“落魄欧阳良翰”让其归顺的一份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含情脉脉叙旧情的背后,都很残酷现实,但是简洁干脆,也很节省诸多事物运转的成本。  

这也是欧阳戎放心让秦缨、秦彦卿等人知晓浔阳王私自北上、还喊他们过来帮忙的原因。  

因为他是赢家。  

秦彦卿等人并不清楚双峰尖大战的具体过程,但是他们知道,最后从双峰尖完好无损走出来,淡然自若的收拾浔阳残局的人是欧阳良翰。  

已经无需多言了。  

军人武夫是最尊重强者的。  

赢家就是那个最大的强者。  

一如当下的欧阳戎。  

像是明明姓卫的容真为何默默跟随欧阳戎身后这件事,秦彦卿等人昨日看见后,并没多少诧异好奇。  

他们只需知道欧阳良翰赢了就行。  

甚至双峰尖那边,圣人的大佛崩坏后的一地狼藉,秦彦卿还有背后的秦竞溱,也都不关心。  

如何交代,赢家来定。  

接下来浔阳城局势的收尾,也是欧阳良翰来定夺,他们只负责配合,玄武营唯他马首是瞻。  

这也是最不会出错的走位。  

欧阳戎垂目安静之际,秦缨忍不住纠正道:  

“欧阳良翰,你别喊我小娘子了,直接喊我秦缨就行,小娘子听的文绉绉的,不适应,在阿翁的军营,可没有这种叫法。”  

“好。”  

看了看欧阳戎脸上的温和笑容,秦缨又开口:  

“形势确实有些不妙,李从善,妙真,外加三百甲士…前二人,一个是白虎卫将领,一位是彩裳女官,应该都是中品炼气士,而三百甲士,能够轻松围剿一位中品练气士,若是配合的好,炼气士也不跑路,收拾两位炼气士也不难…欧阳良翰,这次王爷北上,身边人手多吗?”  

欧阳戎抿嘴,少顷,摇了摇头。  

这次随行的炼气士就两位,小师妹和陆压,都是六品炼气修为。  

原本离大郎那儿还有一份袁老天师降神的底牌的,不过在浔阳城时已经用掉了。  

离裹儿手里的龙虎山雷符也差不多用完了。  

算是底牌清空,只剩小师妹和陆压护卫了。  

书桌前,二人来不及坐下,商量了一阵,秦缨忧心忡忡:  

“王爷手无缚鸡之力,身边护卫不够,一旦被三百甲士围剿,满刀子割肉,凶多吉少。”  

欧阳戎忽然问:“船备好了吗?”  

秦缨重重点头;  

“傍晚你吩咐刁县令提前准备,刚刚我问了下,大概要到早上,距离天明,还有两个时辰,咱们先准备就绪,船到渡口,立马乘船,对了,咱们去哪?南下饶州吗?”  

欧阳戎点头,有些严肃:  

“他们隐蔽起见,走的是陆路,咱们就直接走水路,争取抢在他们之前,到饶州堵住他们,饶州来不及,那就再往远地方走,已经知道他们南下方向,追上只是时间问题。”  

“好!我去通知秦彦卿。”  

秦缨振奋答应,这时,余光看见桌上一只小包袱。  

“咦,这是何物?”  

就要伸手去取,里屋床榻那边突然传来些“咯吱”声。  

“谁?”  

秦缨下意识四顾。  

欧阳戎反应过来,立即伸手把容真带的小包袱拿起。  

“没什么,应该是外面那条鱼。”  

他提着小包袱,转身打开窗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