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二、危机四伏(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厅安静了下,容真转头问:  

“欧阳良翰,你在想什么?”  

欧阳戎抬起头,似是回过神道:  

“湖口县的事,那批水贼趁着段全武带人走,进行反扑倒也正常,可奇怪的是,留下来的甲士为何如此简单,就被他们攻克,反过来占领了湖口县城。  

“拿下湖口县城这种事,此前几次水贼出行都没办到,这次却摧枯拉朽一般,难道不觉得奇怪吗。”  

容真也若有所思,点了下头:  

“是有道理。”  

欧阳戎继续问:  

“段全武离开前,在湖口县留了多少甲士?带走多少。”  

“留下三百甲,带走三百甲。”  

“全是白虎卫精锐?”  

“差不多,那边本来有六百甲,其中最精锐的三百甲嫡系,被段全武带回来了,留下来的三百甲虽然不算最精锐,但也够看了,是标准的白虎卫。”  

欧阳戎轻轻颔首道:  

“那就没错,哪怕是正常的三百白虎卫甲士,也够打了,能轻松剿灭不下两位中品炼气士反贼,但还是被这批水贼反扑给直接歼灭了,水贼的实力不容小觑,从结果上看,留守的三百甲士和他们的战力差的有些远。”  

在欧阳戎的印象里,三百白虎卫甲士确实十分有威慑力,所以刚刚得知湖口县消息,他也有些吃惊,记得此前欧阳戎借助秦彦卿的三百玄武卫甲士,便将整个浔阳城的天南江湖反贼眼线全清洗了一遍,单论战力,在朝廷南北衙禁军的定位上,白虎卫甚至比玄武卫还强上一线的。  

欧阳戎心中很清楚,像这种成建制的、专门针对炼气士的军伍机器,一旦启动起来,三百人已经足够令中品炼气士绕路走的,可现在被敌人摧枯拉朽的碾压了过去,绝不正常。  

容真附议道:  

“是这样没错,不过此前段全武的人便在这批水贼中发现过炼气士,也有汇报过,只是没想到能耐还挺大,可能是有增援,说不得云梦剑泽的女君越女便藏在里面。”  

她蹙眉说道:  

“至于为何刚好是段全武的人走后才反扑,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此事算是巧合,段全武老早就提过要在庆典当天带兵回来,而今日又是大佛庆典的日子,本就是天南江湖反贼们最容易动手的日子。”  

欧阳戎偏头:“什么意思?”  

“意思是,这批反贼不仅是想要反扑,原先还准备将段全武等全部甲士一锅端的,已经从天南江湖反贼们那里调集了足够人手,准备就绪。不过段全武刚好带了一半甲士走人了,刚好漏掉,没有一网打尽。”  

欧阳戎想了想,点点头:“是有可能。”  

他望了眼门外方向,问:  

“段全武他人呢?”  

“本宫在双峰尖渡口接到他们,命他立马带甲士回浔阳石窟布防。”  

“嗯。”欧阳戎脸上有些沉思之色,主要是想到派过去的王操之、陆压等人。  

段全武已经回来,不说王操之,按道理陆压应该是尾随段全武回来的,到如今,他却还没有返回王府来保护王爷,有些迟到,也不知道是经历了什么。  

也不知道二人是不是遇到了占领湖口县的这批水贼?若是这样,可能有些不妙。  

不过也有可能,他们是在水贼们占领湖口县前,离开的,没有撞到后面的水贼反扑。  

欧阳戎迅速思索之际,容真冷声问道:  

“欧阳良翰,你觉得这批水贼准备作何,靠近浔阳城后,会从何处袭击?”  

欧阳戎沉吟:  

“他们现在有了官府的大船,可以水战,抵达浔阳后,袭击大佛无非两种法子。  

“一个是中规中矩的在双峰尖渡口登陆,顺势占领渡口所在的双峰尖南岸,立足脚跟后,斩断浔阳城和浔阳石窟之间的联系,孤立北岸主石窟的大佛和咱们留守的力量,开始攻坚。  

“一个是借助掌握官家大船,也不去渡口了,直接拐弯,从长江岔口驶入双峰尖水道,这样既可以强行登陆北岸的主石窟,也可以在水道上停泊进行水战,袭击岸边大佛和人群。”  

容真缓缓点头:“和本宫想的差不多。你觉得哪一种更有可能。”  

欧阳戎直言道:  

“看他们人手,若是他们在湖口县已经人手集齐,自然是第二种方案最适合,可以雷霆一击。  

“若是人还没齐,那就是前一种法子,那么这批水贼南岸登陆,就是用来撕开双峰尖一直以来固若金汤的防卫的缺口的,在等待天南江湖的反贼聚集,再攻北岸大佛,徐徐图之。”  

容真脸色有些钦佩,重重点头:  

“好,先做两手准备,这个两个方案,咱们都得制定防守反击的法子。”  

她蹙眉看了眼外面的天色,催促:  

“欧阳良翰,时候不早了,先别在这儿耽搁,跟本宫一起回浔阳石窟,布局防备。”  

欧阳戎眼神冷静,点头:  

“也行,但在下要先去通知下王爷。”  

容真直问:  

“王爷今日去不去?”  

欧阳戎沉吟:“若无必要,留在城里,最好不要让王爷冒险。”  

宫装少女点了下头:“本宫也这么觉得,让李从善、妙真他们护卫王府即可。”  

欧阳戎不置可否,起身出门。  

“容女史稍等。”  

“你快些回。”  

“嗯。”  

欧阳戎刚走到外面,就看到了燕六郎身影,后者正在不远处的长廊上徘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