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三十五、师姐来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很是口渴,描摹完一副平常无奇佛画过后,老夫回头捞取水囊,仰饮之际,看了眼门外夜幕,也不知为何,一点灵犀乍起,蓦然知晓在此道上自己已是当世无敌了。  

“老夫抬头再瞧了瞧无奇壁画上的佛陀真身,不曾想竟已是距离佛祖最近的凡人,你问为什么?无它,菩萨本无相,老夫能画出它来,以有相绘无相,不是那个离门最近、往里面瞧的最清楚的一人是什么?”  

楼梯上,精瘦老头子爽朗大笑,捂住肚子,乐不可支。  

“佛本无相吗…”  

元怀民似懂非懂,嘀咕了句。  

吴道子突然用笔尖点了点面前殿壁上的未完工佛画,问道:  

“你可知为何老夫只喜欢描摹佛像,而不去画什么道门神像与儒门圣贤?”  

元怀民顺势问:“为何?不是因为先生的个人喜恶吗?”  

吴道子笑眯眯说:  

“因为道祖太高太冷,不可名状,非道门嫡脉,不容直视,否则偷瞧一眼,轻则挖眼,重则丢命;  

“而至圣先师太严太正,尊卑守礼,像个古板先生,虽说有教无类,却爱讲道理,你偷瞧衪,衪也瞧你,往后若不听衪的道理,不守天地君亲师,就会挨戒尺板子。  

“只有佛祖,虽然佛法很远,远到在彼岸,却允许你瞧,还宣扬众生皆有慧根,皆可成佛,管它是否虚伪,能瞧就行。  

“咱们不是道门嫡贵,不是圣人门生,但一定是普罗众生,对于咱们而言,去描摹佛画,最是稳妥,不过也别被衪的慈眉善目骗了,往门里瞧归瞧,但脚得离远一点,谁知道是不是骗咱们进去的,哈哈哈哈…”  

吴道子自顾自讲着,越往后,元怀民越是困惑难懂。  

老人也不解释,说完笑了一会儿,一手背于身后,一手执笔,安静挥墨起来。  

梯子下面,用身子抵住梯子的元怀民,深呼吸一口气。  

“有什么想问的问吧,小怀民不用憋着。”  

吴道子一边垂目蘸墨,一边平淡道。  

元怀民鼓起勇气说:  

“先生,你傍晚在院子里说,东林大佛是好东西,还说什么可以取来,说有这大佛和新卷轴能得天命…”  

他疑惑问:  

“这东林大佛到底是何宝贝,怎么听起来,是和伱这副新卷轴一样?”  

“是一样,但又不一样。”  

“什么意思。”  

“比之你怀中的新画卷,它要差上一点,或者说,它是快了一步,走过头了。”  

元怀民听的愈发迷糊。  

吴道子却笑说:  

“这样说吧,单论威力,对于个人而言,你怀里的新画卷更厉害一些,那大佛稍微差上一点,不过胜在可以多立几座,分布东南西北,拱卫她伪周的天下,一座大佛可抵上千军万马,可却没你怀中画卷这么方便,能带去天南海北,如鼎剑在世,但却无鼎剑锋利,更没有鼎剑的无坚不摧,与执剑人一样,易被摧之。  

“不过,说起来,曾经这副画轴,只能在长江以南用,现在嘛,本就遗北了三百年,被老夫重新画出,已经是南北皆可用了。”  

元怀民指着怀中的新卷轴,奇问:  

“威力?此物能有多厉害?”  

“你听说过鼎剑吗?”  

“有耳闻,听秋娘讲过一点。”  

吴道子平静道:“某种意义上,它其实就是鼎剑,以鼎剑视之,具备其神通,但其缺点,刚刚也说了,可优处,却是很多,设计它的两个读书人,手笔巧夺天工。”  

元怀民诧异,忍不住问:  

“那大佛呢?”  

“这样吧,老夫给你讲一个故事,一个跨度有点大的故事,这是老夫行走南北多年,才偶尔拼凑出来的隐秘往事,大致就是如此了。”  

“什么故事?什么隐秘往事?和你说的那两个读书人有关吗?”  

吴道子先是竖起两根手指,随后又竖起一根手指。  

他摇了摇三根手指,悠悠道:  

“嗯,是和这两个读书人有关,哦,现在,得再加上一个喜欢绘佛画的老头子了,三个人。”  

元怀民弱弱问道:“后面这个,该不会就是先生您吧?”  

吴道子笑而未答,仰头看了眼未完工的佛本生画,继续抬笔临摹。  

在他的笔下,从来就没有没画完的画。  

当初龙首原上草堂寺的一千三百七十九副佛画是如此,现在元怀民怀中那副新的桃花源图也是如此。  

但画着画着,这个笑眯眯老头子也没忘记讲起“两个读书人和一个老头子”的故事。  

天明。  

幽静小院有些热闹。  

裴十三娘带着丫鬟们前来,给赵清秀梳妆打扮。  

主厢房的梳妆台前,裴十三娘给赵清秀认真画眉。  

赵清秀闭目浅笑。  

裴十三娘夸赞一阵,她有些含羞。  

少顷,闲聊时问道:  

对了,夫人有方家姐妹的消息吗,好久不见她们“没,她们家最近好像有事。”  

美妇人不动声色的回答。  

很快,见赵清秀的脸色没有生疑,裴十三娘转移了话题,聊了其它事。  

可能是今日心情很好,赵清秀一直笑不离脸。  

不多时,裴十三娘画完眉,先行告辞。  

“绣娘先吃饭,妾身下午来接你,有什么事,你和门口守着的人说,她们会解决。”  

“嗯嗯。”  

裴十三娘走后,赵清秀去后厨准备了下养颜汤,又准备了面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