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二十五、诸女赠礼(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也没怎么尝过,上次有大夫叮嘱妾身说少吃寒性膳食,这绿豆汤瞧着就挺寒性的,不过眼瞧着要入夏了,你们这些站岗的将士,天热出勤,喝点也能解暑,拿去吧,分发给大伙…”  

“是,王妃殿下。”  

艳阳高照,暑气渐炎。  

浔阳王府外宅,李从善和往常一样,穿戴白袍白甲,带领一众下属在府内巡逻,检查岗哨。  

韦眉领着一众丫鬟前来,除了韦眉外,丫鬟个个手中都拎有一只食盒,此刻正从中取出夹杂冰气白雾的汤碗。  

李从善好奇问了几句后,不禁正色,朝韦眉抱拳感激。  

这叫绿豆的东西,他倒是知晓,好像是西域传来的,不过以前都是药用,食用也有,但是用来熬米粥喝,算个添头。这个原理,就和各种炒菜都喜欢添加豆芽一样。  

有它没它,口味都是一样,但是加进去后,似乎能让菜肴显得多一点,能多填些肚子。  

嗯,又是个无用却有趣的知识。  

李从善此前觉得这叫绿豆的玩意儿也和豆芽差不多,却没想到,它还能熬制成什么绿豆汤。  

那岂不是更加多余了,这能有啥味道?  

而且还是冰镇的。  

民间哪户人家用得起冰块?还是用它来储存这汤汁,真是个鬼才搭配。  

而且本就无味的东西,冰一下,难道还能更好喝不成。  

李从善摇摇头,只觉得过于奢侈浪费了。  

听王妃韦眉说,这绿豆汤好像是那位欧阳刺史教他们熬制的,说是他家乡那边的吃法,可以清凉解暑…呵,加冰了能不清凉吗。  

李从善有些兴致阑珊,不过毕竟是王妃赐予的,随手倒掉也说不过去。  

他得起带头作用,于是,按照惯例,李从善用银针简单试毒后,率先尝了一口。  

只见李从善身子顿在原地。  

周围卸去面甲准备品尝的将士们,顿时发现自家将军的眼睛瞪大了些,又迅速尝了口,旋即,干脆丢下勺子,直接端碗,一口饮尽。  

众将士见状,哪里还不知原因,顿时围聚起来开吃,原本犹豫谨慎的将士,也加入其中,尝完后,他们皆是眼前一亮。  

李从善舔了舔嘴唇,望着绿豆汤空碗的眼神有些诧异与惊喜。  

是糖,里面加了糖!  

在大周朝,糖是很贵的,能用来放进汤里熬制,真是奢侈,估计也只有浔阳王府这样的人家才能如此大方了。  

“冰镇绿豆汤…”  

李从善嘀咕了声,看了眼抢着喝的甲士们,又瞧了瞧不远处府门前王妃韦眉的身影。  

她带着丫鬟们,正在监督一些运货马车进入内宅。  

刚刚韦眉带来这些冰镇绿豆汤犒劳白虎卫将士们后,随口提了最近会有一些冰块被送入府中冰窖存储的事情。  

李从善瞧了眼,也没去阻拦,转身又去盛了一碗冰镇绿豆汤喝…  

往后数日,每日都有运冰的马车进入内宅卸货。  

李从善等甲士们渐渐习以为常起来,起初还会去抽查一下,可是到了后面,一众将士发现,若是打开货品后,冰块暴露在外,容易融化,外面太阳很盛,冰块这玩意儿贵的离谱,大伙都赔不起,最关键的是王爷、王妃都在旁边,容易面露不喜,于是大伙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例行检查下车夫,便放马车入内宅了。  

另外,看着来来往往不停歇的运冰马车,一众将士们愈发感慨王府富饶,竟有这么多冰运。  

不过大伙也算是跟着享福,王妃韦眉不定时的都会送一些冰镇绿豆汤出来,犒劳将士们,大伙便也喜闻乐见王府的藏冰多些了…  

不过也有一人反对。  

女史妙真。  

她直接泼掉了一碗冰镇绿豆汤,直言质问李从善等人,怎能好吃懒做,玩忽职守。  

还说,他们过来是奉命护卫王府的,私下收受美食,不合规矩。  

还说要将此事上报朝廷。  

弄的李从善等将士有些尴尬,不过到了第二日,王妃韦眉却送的更多了…  

这日,黄昏傍晚。  

几辆运冰块的马车卸货完毕,照例驶离了内宅。  

亭檐下,今日又是饱喝冰镇绿豆汤的李从善,安静目送马车出门。  

他经过马车车轮经过的地方时,蹲下身,随手捻起车轮留下的残泥,放在鼻子处,嗅了嗅。  

李从善望了眼不远处的匡庐山方向,表情若有所思。  

不过很快,他站起身,拍拍手掌,带队值夜班去了。  

龙城县那边,刁县令来信了。  

欧阳戎一早来到江州大堂,就收到这道消息。  

接过来信,浏览起来,他眉头逐渐挑起。  

信上提了两件事,首先,是善导大师又拒绝了庆典邀请。  

庆功大典那日来不了,信上说他是最近外出布施、不小心淋雨染疾,身子不适,一把老骨头不方便出门。  

另外,善导大师还说,等病愈了再来观摩大佛,让欧阳戎、容真先去热热闹闹办好庆典,让陛下开心。  

欧阳戎嘴角扯了下,目光继续下移。  

第二件事,是关于阿青的。  

上次刁县令来浔阳城开会,回去之前,欧阳戎特意叮嘱过刁县令,让其代替他去看望下阿青一家。  

最重要的是,私下问一问阿青,某位金发高大胡姬和她的人,这段日子是否有找过阿青。  

读完来信,欧阳戎眉头松开,长吐了口气。  

根据阿青所说,雪中烛已经很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