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二十四、冷热佳人(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阳良翰,你刚才提到,容真和伱讲的事情到底是何事,为何不直接说出来。”  

欧阳戎回头看了眼离大郎。  

后者刚开始还疑惑好友的眼神是何意,直到五步外的他听到欧阳戎轻声道出:  

“安惠郡主会在庆功大典前离浔。”  

离裹儿看了眼默不作声的阿兄,问道:  

“卫安惠不替他父王参加庆功大典了?”  

“容真女史说不参加。”  

“要走也不差这几天时间,这么早离开浔阳城作何…”  

离裹儿蹙眉,冷静分析了下,又问:“欧阳良翰,所以这就是你心中不安的缘故?”  

谢令姜听了会儿,回过头,插入话题:  

“十五号庆典,可能会发生变故?卫氏那边的人是预料到了?难道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离裹儿抬起精致下巴:“怕就怕变故就是他们卫氏捣鬼,欧阳良翰,你担心的应该也是这个吧,大半夜跑来做这些准备。”  

谢令姜看了眼大师兄依旧平静的面色,摇头说:  

“若是针对庆功大典或者已竣工的大佛,倒是不必,东林大佛作为四方佛像之一,也是卫氏双王推动的,算他们一份功劳,何必从中作祟,难道只是为了阻拦咱们王府沾光博取功劳回京?  

“这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更何况营州之乱、朱凌虚父子叛乱等事,早就让卫氏伤筋动骨,在陛下那儿感官不好,再自损八百,岂不是给隔壁相王府那边递刀子,真这么做了,后者估计做梦都得笑醒。”  

说到这里,她轻轻颔首:  

“但是现在东林大佛已经竣工,咱们王府和卫氏这些日子勉为其难的默契合作,算是到了尾声,洛阳那边的功劳分派,得要庆功大典结束后,方能下达抵浔。  

“现在是等待期间,你要说卫氏有没有使绊子的念头,那肯定是包有的,王府在他们眼中就是碍眼,可他们怎么下手?能怎么下手?  

“以前觉得浔阳城和王府是个鸟笼,咱们是笼中雀,可现在这個鸟笼反而是在保护咱们,反过来成了一层保护壳。  

“只要王爷和世子不出王府,不离开浔阳城,咱们就不会犯错,不会在陛下那边扣分…所以他们怎么动手,直接派人刺杀吗?”  

离裹儿一边倾听,一边点头,此刻听到谢令姜说的最后一句,她摇摇头:  

“那这未免太低级了些,且不说成不成,万一的万一刺杀成了又怎样,这么粗糙的手法,不仅让相王府顺利成了太宗血脉的独苗,还递来一把随时暴雷的刀子给相王府,以后相王打着为亲兄长报仇的名义调查,卫氏会极为被动。  

“卫氏那两位王爷可能有些许的路线分歧,魏王胆大妄为,喜欢铤而走险搏一把,梁王相对稳妥中和一些,会考虑退路,但是上面这种结果,皆不符合二者的利益。”  

“没错,而且还有一点很重要。”  

谢令姜点头,看向了沉默不语的欧阳戎,轻声说:  

“现在已经不是王冷然那个时候了,大师兄已经是江州刺史,浔阳城算是掌握在咱们手中,城中诸事几乎都瞒不过大师兄的眼线,连那个安惠郡主也在咱们眼皮子底下,上次那个可疑的瘦脸汉子现在也被咱们盯住了,明日就可能落网…  

“他们若敢在浔阳城里动手,就不怕偷鸡不成蚀把米,不怕大师兄反击吗。”  

似是走路热乎了,离裹儿解开狐裘围脖,缠绕在小臂上,迎面是晚风吹拂,几缕鬓发飞舞,衬托一张含笑脸蛋艳比花娇:  

“没错,咱们不对卫安惠动手已经很不错了,还以为是王冷然、林诚那时候啊,他们敢如此动手,咱们就直接给他们按上‘反贼同伙’的头衔,调集浔阳石窟那边的白虎卫、玄武卫,将他们一网打尽。  

“到时候顺藤摸瓜,抓到一些人,牵连到卫氏双王身上,和天南江湖反贼沾边,看朝堂上他们卫氏怎么收场。”  

欧阳戎缄默前进,安静听着,没有发表意见,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消化完那道消息,离大郎吐了口气,若无其事一般,他前进一步说:  

“是这个道理,不过檀郎今晚让咱们准备的新退路,还有那条老退路,还有檀郎准备的冰室…这些是为什么情况准备的?”  

离裹儿代替欧阳戎,脆声开口,看向欧阳戎的眼神十分欣赏:  

“这是最坏的打算,万一卫氏真的一点也不按规矩和常理来,粗暴下手,或是天南江湖反贼那边,攻破了浔阳石窟,要报复咱们,这一整套方案就可以发挥用处,咱们不至于到时候手足无措。  

“届时,浔阳石窟和江州大堂能挡多久就挡多久,咱们趁间隙走人,能跑多远跑多远,再不济也能就近去西南前线,找秦老先生…”  

说到这里,瞥见远处某道值班甲士的白袍身影,离裹儿眉儿蹙起。  

李从善、妙真还有三百白虎卫甲士们,都是守在王府的外宅,不会进入内宅,影响王妃、公主们起居。  

但落在离裹儿眼中,还是怎么看怎么碍眼,她冷声道:  

“不过有一点,李从善和妙真这批人,守在咱们身边,稍微有些碍事,影响咱们腾挪行动。  

“虽然名义上是保护咱们,但是关键时刻,要是卡了咱们一手,那就糟了,反正他们不是自己人,不能全信,必要时候,得想办法调离,咱们不需要这种埋隐雷的队伍保护,管他李从善是好人坏人。”  

离大郎重重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