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二、这把影帝局(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盯着滔滔不绝的老刺史看。  

王冷然说到一半,发现了卫少奇的眼神,立马打了个寒颤,连忙低头,不再多语。  

卫少奇安放在膝盖上的右手,一根食指挑了起来,示意:  

“继续讲。本公子听着呢。”  

“不…不敢了,下官不敢了。”  

“不,你有心事。”  

卫少奇摇摇头,鼓励道:  

“讲吧,有什么想法,可讲给本公子听听。”  

王冷然小心翼翼的打量了下卫少奇脸色,嘴里说:  

“家有犬子,刚满二十,自小读书颇有天赋,衣冠楚楚,相貌亦是俊朗,不知安惠郡主…”  

卫少奇打断道:  

“不用问了,她肯定都行,七娘从小就乖,很听父辈兄长的话,婚事全凭王叔与父王安排。”  

听到卫少奇这副态度语气,王冷然像是接到了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一般,表情受宠若惊,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  

“那…那下官立马找个显赫之士做媒人…”  

卫少奇脸色恢复平静,摇头打断:  

“王冷然,你还是没太搞清楚自己身份,区区一个刺史之子,配得上我王叔的爱女,卫氏的贵女吗?”  

王冷然顿时哑口无言,像被噎住了一样,脸色肉眼可见的涨红起来。  

卫少奇语气平淡:  

“本公子和你实话实说罢了,免得你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不过嘛,家世门槛其实也说不准。”  

他话锋一转,微微一笑道:  

“我父王比较看重血脉门楣,不过我王叔梁王殿下,则是更看重英杰人物,和五姓七望中的陈郡谢氏有些像,歪瓜裂枣、平庸之辈就别想了。  

“但是王冷然,你家那小子,算个什么玩意儿?二十岁还窝在家里,比那小白脸欧阳良翰都不如,至少同样弱冠,他还是個差不多的五品长史,名气也不小,算是朝野公认的水利大家,啧啧。”  

王冷然埋头,语气有些窘迫,忙不迭道歉:  

“三公子说的是,是下官想多了,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下官…”  

卫少奇突然打断,问道:  

“父王让你转寄给秦老将军的信件,你送过去没?”  

“送去了!”王冷然用力点头。  

“那边还没回信?”  

“暂时没有。”  

“好。若是有,第一时间呈给本公子。”  

“是。”  

旋即,谈话结束,卫少奇闭目,坐在马车内,似是思索。  

王冷然目不转睛端坐,力求不发出一丝声响。  

颠簸车内,只剩下滚滚车轮声。  

直至某人的嗓音再度响起:  

“听说,当初秦老将军刚刚赴任,在浔阳城整兵的时候,谁也没见,却见了那个欧阳良翰,还对他青睐有加?  

“听说,后来秦老将军出征,甚至还留下了嫡孙女秦小娘子,这秦小娘子还取了一笔银子,代表秦家投给了浔阳石窟…是不是有这回事?”  

王冷然一怔,转头看去,只见卫少奇已经睁开了眼睛,眯眸询问,声音如猫般轻盈。  

“是…是有这么回事。”他答。  

“哦。”卫少奇反应淡淡。  

可王冷然立马反应过来,分析道:  

“三公,不过这欧阳良翰已经是谢氏内定的女婿了,见秦老将军好像是谢氏牵线,家宴由头,应该不是咱们想象的那样。”  

卫少奇缓缓点头:“原来如此。”  

少顷,马车路过了刺史府,暂时停下,放下王冷然。  

不过走之前,王冷然拍了下额头:  

“对了,公子,差点忘了,这个给您,请收好。”  

“这是?”  

卫少奇垂目看去,看了看王冷然掏出来的小包袱。  

王冷然语气低沉道:  

“这是六公子的一些遗物,遗留的一些衣裳,是以前李栗整理好的,不过后来李栗也出事了,一去不回…正好,三公子可以带回去,给王爷。”  

卫少奇沉默了,眼底渐渐黯然下来,深呼吸一口气。  

“好。知道了。”  

装作不太在意的偏头看向窗外,眼睛长时间看酸了也没有眨。  

王冷然不禁道:“三公子请节哀。”  

卫少奇收起包袱,后仰在靠背上,头不回的摆了摆手。  

王冷然欲言又止,不过还是识趣的离开,留下身后马车内的那一道略显落寞的身影。  

不多时,马车继续行驶,逐渐远离了刺史府。  

车厢内,卫少奇一人独坐,出神的看了会儿前方。  

安静片刻,他伸出手,抓起包袱,放在面前的小圆桌上,眼睛注视着它。  

“六弟。”  

卫少奇脸庞上的落寞哀伤表情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冷眼旁观,还有嘴角的一丝残忍笑容:  

“伱说你怎么不早点死啊?啊?早点死就没这么多事了,都怪你。  

“呵,父王对你真好啊,真是什么好东西都塞给你这私生子。  

“拜丘先生为师是如此,鼎剑认主也是,和秦家的联姻还是,有什么好事,父王每回都第一个想起你,给你安排,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正妃生的嫡子呢。  

“可你配吗?你配吗?汝母婢也!汝母婢也!  

“你算个什么东西,小杂种,也配拥有神话鼎剑?也配娶左武卫大将军的孙女?  

“死的好啊,死的真好!  

“你知道咱们几个哥哥,多想你死吗?  

“大哥比较爱装,表面老实巴交的,听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