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六、灵台郎(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郎以前在洛阳,配合大理寺破过不少案子,心细如发,算是司天监最有经验的刑侦高手之一…这次大司命、副监正他们派他来,应该也有协助查案的意思。”  

“怎么看容女史的脸色不开心?”  

“你很关心这个?”  

“没有。”  

“那就少问。”  

“好。”  

不多时,林诚返回,欧阳戎与容真的悄悄话中断。  

“林诚,你可有何发现?”容真问。  

“时间过太久,有些痕迹已经散去,不方便找。”林诚叹气。  

容真脸色没有太多失望,似是早就料到,本就没抱太大希望。  

“可有其它具体细节?”林诚又问。  

她微微颔首,抬起下巴示意了下欧阳戎:  

“欧阳长史一直协助本宫,知道的很多,由他和你说吧,最近有什么问题你也可以先找他。”  

容真停顿了下,又道:  

“林诚,这两日,也由欧阳长史陪你和胡中使去视察东林大佛,本宫有点事需要忙。”  

“好。”  

欧阳戎、林诚都没有多问,容真有何事处理。  

欧阳戎瞄了眼她不久前收起信纸的袖口。  

少顷,容真微微蹙眉的离去,脚步迅捷。  

欧阳戎也没客气,转头带领林诚,逛起了浔阳城。  

第二日,上午。  

欧阳戎又郑重邀请了胡中使,一起前去浔阳石窟。  

浔阳王离闲是负责东林大佛建造的江南督造使,不过所有人都知道,全权负责此事的,是江州长史欧阳良翰。  

眼下,当然不能让浔阳王离闲来亲自带胡夫、林诚参观东林大佛。  

所以任务也就落在了主管造像一事的某人肩头上。  

首日,三人带着一群江州大堂的随行官员出城,前往双峰尖。  

欧阳戎全程陪伴讲解。  

如胡夫那夜透露的,这次前来巡查的关键人物就两个。  

一个是胡夫本人,代表内侍省。  

还有一個,就是夏官灵台郎林诚,代表司天监。  

二人巡查一番,了解情况后,会回到洛阳交差,大致上交一份奏折,阐明此次巡查的结果意见…  

所以这二人的态度颇为重要。  

眼下,胡夫这边倒是不用太担心,剩下的就是这位夏官灵台郎林诚。  

这是个聪明人,欧阳戎从在码头刚见面起,就看出来了。  

聪明人也代表着不好糊弄。  

所以欧阳戎选择真诚以待,就像当初提延期一事时,对待容真一样。  

并没有使用什么财宝贿赂、或者人脉拉拢的手段。  

所幸,这两日接触下来,林诚的态度倒是友善,经过第一天的请吃早膳什么的,试探一番后,二人还挺聊得来。  

而就像当初带容真参观介绍一样,欧阳戎同样带着胡夫、林诚在浔阳石窟等地逛了起来。  

胡夫只是第一日跟着欧阳戎有模有样的参观一遍,后面干脆找借口没来,似是巡查完毕,回去写奏折去了。  

当着林诚的面,传达的态度很明显了。  

只不过胡夫表态完后,林诚的态度却依旧摸棱两可,一路上东张西望的,似是对什么都感兴趣。  

对此,欧阳戎不厌其烦,像一位导游,给他四处介绍,包括浔阳石窟建造的各个事项。  

期间,王冷然一直不见人影,只有欧阳戎招待,因为这也不归他管,他不背锅。  

不过作为刺史的王冷然虽然没来,但是这日下午,刚刚从双峰尖回到浔阳城的欧阳戎、林诚,却在西城门的门口遇到了另一位等待之人。  

浔阳王世子、江州别驾离扶苏。  

“大郎…别驾大人。”  

人流如织的城门口,欧阳戎改口,恭敬的拱手道。  

林诚同样抱拳行礼:  

“见过别驾大人。”  

离大郎似是在城门口处等待已久,从一辆马车走下来,笑迎上来:  

“请起,檀郎、林灵台郎别客气。”  

欧阳戎问:  

“请问别驾大人前来所为何事?”  

离大郎像是没有看见欧阳戎投来的询问眼神。  

他转头看了眼面色自若的林诚,正色道:  

“是这样的,本来是找檀郎喝茶的,巧了,林灵台郎也在。  

“此前久仰林灵台郎大名,今日终得一见,果然英姿飒爽。  

“林灵台郎等会儿傍晚还有事吗,檀郎呢?这附近有家不错的茶楼,要不咱们去喝喝茶。  

“林灵台郎从洛阳来,可否讲讲京城风物,离开多年,甚是想念啊。”  

喝茶?  

欧阳戎与林诚不由对视一眼。  

林诚是在仔细打量了下欧阳戎的细微表情,想要探寻些蛛丝马迹。  

可惜,欧阳戎眼下同样疑惑,皱眉不已。  

林诚语气有点为难:  

“别驾大人,鄙人这次携带使命前来浔阳,这样的宴请恐怕有些不妥,还是改日再说吧,等完成了巡查…”  

“要什么紧,而且咱们又不是包场设宴、大肆浪费。”  

离大郎摇摇“头:  

“前几天,王刺史接风洗尘的宴请,林灵台郎和胡中使不也去了。  

“况且只是谈谈甚欢,在路边茶楼坐下喝喝茶而已,没什么好避讳的。”  

林诚脸色犹豫,看了看欧阳戎和离大郎,准备开口拒绝之际。  

“欧阳公子。”  

就在这时,离大郎身后的马车内,又有一道熟悉的女子嗓音响起。  

转眼看去,秦缨走下车来,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