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少女好胜心(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奴儿,可那个冷脸婆容真,才没奴儿幸福哩,能有檀郎疼爱,她只能整天侍奉一个喜怒无常的老妇人,难怪板着脸,冰冷冷的,深宫待着,每个贴己人,冷暖自知,哼哼,这一点,算是奴儿赢了。”  

欧阳戎微微睁眼,无言以对。  

你这也能赢是吧?  

不过说的好像也有一点道理,那个容真,难怪一副生人勿进、寡言无趣的样子。  

叶薇睐偷懒的把裙裳小衣塞给欧阳戎,她揉了揉睡眼,美滋滋的缩进暖和被褥里,蓝眸微眯,舒服的糯声呻吟了下。  

欧阳戎才不吃小丫头这套被窝诱惑。  

少顷,当把叶薇睐哄睡后,欧阳戎站起身,走之前,弯腰拾起她枕边的短剑,掂量了下,再次放回。  

他转身离开里屋,将揉成一团的襦裙与肚兜、亵裤丢进衣篮,经过了某张小书桌时,揉了一把脸:  

“好胜心这么强吗,这丫头…”  

回到书房。  

暗室孤灯。  

欧阳戎独坐,没去洗澡。  

窗外夜色阑珊。  

他喜欢这种寂静独处的感觉。  

少顷,欧阳戎站起身,去往暗格,取来一些东西:  

一只伪装成琴盒模样的剑匣,一枚青铜面具,一个丹盒,  

还有一枚刻着魏字的令牌,和一枚许久未取出来的夜明珠…  

欧阳戎将这些摆在桌上,他后仰躺在椅子上,闭目进入功德塔。  

功德塔内,欧阳戎目光扫过小木鱼上方的青金色字体。  

功德:一千三百五十二欧阳戎轻轻颔首,瞧了眼福报钟。  

现在几乎可以确定,那个七千功德的血色福报,算是帮助他躲过那夜金刀计了。  

其实那夜,得知秦恒家墙头依旧摆着海棠花后,欧阳戎就隐隐反应过来,然后又想起了当初胡夫连续两次的劝告。  

让他与浔阳王不要出城。  

现在看,胡夫应该是知道浔阳城内守卫严格,有不下一位彩裳女官,一明一暗监督,同时也知道陛下大致性格,与对浔阳王的大致态度,才告诫他们,稳妥待在浔阳城,不要外出。  

只不过,胡夫因为蔡勤军的事情,太过被动,匆匆返回,没时间和欧阳戎多说,就回去述职了。  

“救下浔阳王府,涨了些功德,还有最近收留西南逃来的人,也对我挺感激的,又是一笔功德,一千四了吗,再攒攒。”  

欧阳戎又摇摇头:  

“血色福报,果然预示危险,以后能兑换就兑换,不可轻省。”  

他总结归纳,查漏补缺。  

旋即,手掌摸了摸桌上剑匣。  

“目前还是九品,瓶颈迟迟没法冲破,找不到晋升仪式的机会…这九品执剑人,要杀六品存在,太过困难,条件苛刻,丘神机那次差点同归于尽。  

“说小丫头好胜,欧阳良翰,其实你也一样啊,若马车遇到容真时,能够八品,再加上携带剑匣,这场匆忙相遇就不会这么被动了。  

“八品执剑人,不借助紫雾、丹药,布剑成功,是可威胁六品练气士性命的,能破了她的真气防御,呵,再等等…八品…到那时候,看她还高傲什么,敢不敢摆臭脸。”  

欧阳戎嘀咕,居安思危起来。  

而且眼下浔阳城并不安全,虽然他负责具体防务,  

但是也只有欧阳戎才知道,压迫多大。  

万一的万一浔阳城被攻破,总不能坐以待毙,若是有练气修为,可以护送婶娘、薇睐跑路…  

欧阳戎抿嘴。  

翌日。  

欧阳戎一早就前往浔阳渡。  

眼下浔阳渡十分热闹,西南方向,是络绎不绝的北逃官员。  

从桂州到江州,这不少沿途的州县官员,要不投降,要不被杀,要不北逃。  

大半数是第三者,而这些北逃官员中,不少都在浔阳城暂时歇脚。  

这也给江州大堂源源不断送来西南的具体消息。  

局势不容乐观,欧阳戎开始带队,严加检查渡口、城门,全城戒备,特别是外地来的商贾、寺僧等陌生身影,这类人流动性大,可能有叛军细作。  

眼下重新守城的事,落到了欧阳戎手里,王冷然转而去组织反叛前军的建立。  

忙碌一上午,中午时分,欧阳戎按计划,邀请陈参军,去云水阁喝茶。  

陈参军反复重申,此前迫不得已,才稍微拉开距离。  

不过欧阳戎在意的不是这个,而是那夜城头值班的事。  

欧阳戎亲自为陈幽倒了杯茶,这时,离扶苏从幕后走出,坐在桌前。  

“大郎,这位就是常和你说的陈参军,一项敬慕你与王爷,望能求见。”欧阳戎微笑引荐。  

陈幽愕然。  

离大郎目不斜视,虽紧张,心里却揣摩欧阳戎以往笼络士人的姿态,模仿起来,轻松语气招呼:  

“陈兄哪里人?”  

“江…江州本地人。”陈参军激动的结巴回应。  

一番攀谈,他受宠若惊,向欧阳戎投来感激目光。  

饭后,送走陈幽。  

离扶苏、燕六郎目光投来。  

欧阳戎点点头:“懂感恩的人再差也差不到那里去,此人可纳。”  

离、燕二人松气。  

其实他们也不知道,欧阳戎是怎么识人的,这可是一项技术活,但是二人对欧阳戎无条件信任。  

下午,欧阳戎刚返回浔阳渡,得到消息,亲自去往某处码头,在下船的北逃人群中,见到了几道熟悉的身影。  

“刁县令?善导大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