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又一桃色福报(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是从龙城认识起,养成的习惯。  

只不过当初,还有柳阿山陪同。  

眼下少了一人,欧阳戎三人有时想念,都会来此搓一餐,算是默契了。  

当然,上楼喝什么养生茶不算。  

离扶苏忍不住问:“檀郎不上去喝下茶吗?”  

欧阳戎摇摇头,提起正经的茶道:“她们那茶艺还没我好,笨手笨脚的,看了都头疼。”  

燕六郎插嘴:“明府是怕谢姑娘查岗。”  

欧阳戎瞪了他眼,离扶苏失笑:“谢姑娘还没回来呢,还有几天,檀郎有什么好怕的。”  

他眼神羡慕,“况且檀郎又不是我家那情况,可以三妻四妾的…”  

“没兴趣。”  

欧阳戎立马换了个话题,语气无奈问:“大郎何不让伯父为你找一门婚事?或者纳一房妾室也行,省得被六郎乱带,他鬼混不要紧,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  

“大郎你不一样,需要注意安全,身份太敏感,这种三教九流的地方还是少来。”  

燕六郎举手表示抗议:  

“明府不能这么说啊,什么叫鬼混,这叫适足的放松,又不是去什么黑窑子、销金窟,我燕六也不赌不毒的,只是喝喝茶而已呀。  

“哎明府伱有所不知,咱们这些舞刀弄枪的职务,平日压力有多大,得及时行乐啊。”  

“哦。”欧阳戎转头:“这就是你小子跟在后面、白嫖大郎的理由?”  

燕六郎:“…”  

欧阳戎看向离扶苏,继续刚刚的问题,离扶苏赶忙摆手:  

“此前阿母问过的,我回拒了,还是…还是以后再说吧。”  

欧阳戎看了眼讪色拖延的离扶苏,叹气:“是韦伯母与你小妹给你的压力太大?不想再找个祖宗?”  

离扶苏苦笑,不好承认。  

不过想了想,离闲一家的男丁,似乎都遗传有惧内基因,欧阳戎倒也理解。  

离扶苏环视一圈熟悉的云水楼,眼底怀念:  

“每次来这儿,我都忍不住想到去年在龙城的时候,那会儿刚与檀郎、六郎认识,阿山兄弟也在。  

“咱们第一次来这种地方,当时真是看什么都是新奇的,又慌张又期待,哪怕现在想起,那里的养生茶比不上这儿,但就是难忘…”  

欧阳戎点头:“好好好,还喝出感情了对吧?”  

离扶苏眨巴眼睛。  

“世子?”  

就在这时,不远处一张饭桌前某位东张西望许久的文衫青年忽然起身走来。  

他走到桌前,一脸吃惊的打量离大郎,似是认出一身常服的浔阳王府世子。  

“世子为何独自出府?还有,刚刚大公子从楼上下来?”  

欧阳戎与燕六郎皱眉看去,只见这位文衫青年一脸匪夷所思神色,义正言辞的质问离扶苏。  

幸亏眼下二楼客人少,没引起太多看客。  

可离扶苏依旧涨红脸庞,表情十分尴尬。  

似是认识这文衫青年。  

离扶苏慌忙摆手:“子昂兄勿怪,我只是陪好友出来吃个饭而已。”  

“世子别以为在下不知道三楼是做什么的,你来如此地方,王爷知道吗?小公主殿下知道吗?袁老师知道吗?”  

越子昂越问越激动,眉头大皱道:  

“其他人倒也罢了,可世子是太宗嫡曾孙,身负使命,怎能来此,消磨意志,若王爷、小公主殿下知道了,定然失望透顶,世子快跟我回去!”  

说着,就要拉离扶苏走人,离扶苏推拒道:  

“好了好了,我知道,下次不会来了。待我吃完这顿,子昂兄声音小点,我好友还在呢。”  

说完,他转头朝欧阳戎苦色解释:  

“冒犯檀郎了,子昂兄乃袁先生早年在洛阳收的弟子,最近刚来江州不久,也住在王府。”  

欧阳戎点点头。  

“什么好友?你们竟带世子来此,”越子昂一身正气,手指戳向欧阳戎二人:“世子,这种狐朋狗友不要也罢,跟我走吧!”  

离扶苏顿时瞪眼,呼吸急促。  

“呵,哪里来的狗叫。”燕六郎放下筷子,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冷笑说:  

“既然寄宿浔阳王府,那不就是投奔讨饭的?平日也是这么对主公说话的?看来大郎还是对你们太客气了些。”  

“尔等何人,竟敢狗吠!”  

燕六郎直接拍出腰牌:“本官是江州司法参军,你又是谁,再狗吠什么?”  

他话语一套接一套:“本官来此是在办案,有人举报这儿窝藏疑犯,本官正在潜伏调查,结果你这小儿突然跳出打扰公事,信不信我现在就逮你罚银?”  

越子昂顿时噎住,满面通红,气急结巴:“你你你…”  

燕六郎撇嘴,“你什么你,再不滚蛋,后果自负。”  

越子昂怒瞪圆眼,似是想起什么,猛然转头,看向一直夹菜的欧阳戎:  

“他是司法参军,那你就是欧阳良翰?”  

欧阳戎夹菜,没抬头,没说话。  

燕六郎赫然起身。  

“亏…亏我此前还敬慕你是君子,倒是看错人了!”  

文衫青年慌忙丢下一句话,愤愤甩袖离开。  

燕六郎转头不忿:“这种穷措大,就得这么吓唬对付。明府与六郎还是太心善了。”  

“檀郎。”离大郎脸色有些不好意思,解释了下。  

原来是浔阳王府最近收到不少投奔的幕僚,有直接投奔的,也有走袁老先生等龙城旧人渠道的。  

还有通过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