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国士待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我又岂能事后哭唧如妇人、去抢夺玷污本就属于他的荣耀?”  

欧阳戎质问,亦自问。  

他仰坐地上,看着天空:  

“无需节哀,何哀之有?  

“我唯一有些难受的,是他多戴上了一副面具,一副本该归我承受的身份面具…”  

离大郎与燕六郎愣愣,他们看见面前的年轻县令说到此处,从袖子中掏出一枚青铜假面。  

“哐当”一声,随手丢于地上,他注视它,轻声说:  

“当时的我,为了某个虚无缥缈的远方,暂时摘下了这一枚身份面具,也摆脱了其它所有面具,孤身去寻所谓的净土。  

“可这本该…是我承担的责任啊。”  

欧阳戎停顿了片刻,他蓦然转头,声音在风中铿锵有力,一字一句:  

“面具它有重量,身份就是责任。  

“细数一番,我欧阳良翰,也有一幅幅的面具,一份份的责任。  

“我是甄婶娘唯一的‘侄儿’,  

“我是小师妹的‘大师兄’,  

“我是老师的‘大弟子’,  

“我是阿山阿青亲切呼喊的‘老爷’,  

“我是龙城万千百姓的‘父母官’,  

“甚至我还是全天下人心中的‘守正君子’!”  

欧阳戎忽弯下腰,捡起地上的青铜假面,收进袖中,转过头,平静开口:  

“这次病愈,下山重归,我不再丝毫逃避这些面具。  

“从现在起,它们是属于我的身份,亦是我的责任。”  

燕六郎听的挠头,离大郎沉默了会儿,脸色怔道:  

“良翰说的很有道理,振聋发聩,可…良翰如此尽责,会不会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欧阳戎展颜一笑,挥袖遥指远处蓝天:  

“何来压力?这儿是世外之人嘴中的无间地狱没错,可我不是要当什么圣人救世主,去彻底荡平地狱。  

“我只是数清楚了一枚枚面具,尽好吾辈之责,这个世间,有太多未看清自身面具的失职失责之人。  

“若我的存在,能带动身旁之人,令它变得稍微好上一点,便已足够了,即使永远无法根除,永坠了地狱,又何尝不可?  

“大郎,六郎,以前我觉得‘我’一人不行,一人之力做不了救世主,可后来,我看见了挺身站出的阿山,突然发现,‘我们’可以。”  

“我们?”  

燕六郎与离大郎不禁自语,咀嚼二字。  

欧阳戎用力颔首:“对,我们!”  

高台上,一时间陷入了安静。  

离大郎低头想了会儿,重重点头,立马抬首道:  

“良翰,我也有我的身份面具,我的责任,今日前来,便是因为责任。”  

欧阳戎问:“什么?”  

离大郎将拎带的食盒,往前轻推出去:  

“我的家人们,正在梅鹿苑静候你回去。  

“虽然我知道良翰有事要忙,可我不能眼睁睁看着阿父阿母如此劳心,我也得做点什么,所以今日厚着脸皮来了。  

“还望良翰勿怪。”  

欧阳戎摇头说:“无事,理解。”  

离大郎攥拳置膝,身子前倾,说:  

“良翰,我家的际遇与处境,上回洛阳使者送礼之事后,你应该已经知晓了。  

“此前怕有连累,一直隐瞒,实属抱歉。  

“说来惭愧,见识了良翰在龙城的谋略与作为,我们惊为天人,皆视良翰为无双国士。  

“听阿母说,这几日阿父茶不思饭不想,夜不能寐寝食难安,心心念念,良翰能够出手相助,指点一二。  

“我阿父他,对良翰,真心愿以国士待之。”  

好友的这番直球,欧阳戎有些没想到,一时间,他垂目,保持不语。  

“此事,我与阿妹都看在了眼里,作为家人,实难袖手旁观。  

“也不瞒良翰说,阿妹此前一直都是劝促我来谈,说是我与良翰好友,容易讲感情,而她擅长澄明利弊,不擅长这事。  

“可我刚刚听完良翰言语,忽觉良翰所负‘身份面具’太多,压力太大,唯恐再添重责,拖累良翰,良心难安。  

“此等事,绝非朋友所为。  

“可一边是家人,一边是挚友,实属两难也。”  

离大郎毫不隐瞒。  

欧阳戎有些侧目。  

他看了眼递来的精致食盒,又看了看面色又期望又自责的离大郎,忽问道:  

“此前‘苏扶’二字名,是假名吧?”  

顿了顿,他似笑非笑说:  

“大郎还一直未说过,全名为何,连名字都不知道,这可不太像挚友之交。”  

苏大郎连忙说道:  

“差点忘了说,我姓离,名扶苏。”  

“扶苏?”  

欧阳戎摇摇头,“坏名字。”可顿了下,又点了点头,他轻叹:“好名字。”  

离扶苏不明所以,眼神困惑。  

“你家倒是会取名。”  

欧阳戎嘀咕,目光重新投向了面前的食盒。  

“良翰喊我大郎就好了。”  

“嗯。”  

欧阳戎径自打开食盒,盒内有冰,开盖后,冷雾扑面,倍感清凉。  

食盒有数层,最上层与最下层摆满冰块,中间三个隔层,各有一盘解暑凉食。  

离扶苏主动移开上层冰块,从下方端出第一盘食物,介绍道:  

“这是我阿母亲手做的酥山,是宫廷独有的冰食,我与阿妹从小就爱吃,良翰也尝尝看。”  

欧阳戎垂目看去,感觉有些像前世的冰淇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