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玉玦(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来又好巧不巧,来到这龙城县做官,看来是欧阳县令也是有些关系的,眼下又刚好出现在这里…”  

欧阳戎耸了耸肩:  

“龙城县衙就在此街,阁下带人前来,声势浩大,又过衙不入,招呼都不打一声,在下自然怀疑,特地前来验明诸位身份,若是没有及时赶到,反倒是渎职了。”  

他微笑:  

“至于那些替我求情的大人们,呵,阁下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在下不过是阴差阳错成了出头鸟,朝廷诸公眼中的晴雨表,只要陛下没杀,便说明陛下现在确实是念佛念的心慈起来,十分在乎贤名。  

“阁下身处洛京,难道没有发现,自从在下安然无恙的离开京城后,朝廷的鲠直之臣便多了起来,开始规劝谏诤圣上了吗?”  

众人侧目望去,只见此前一直灼灼逼人的绯红宫装妇人端手静立原地,脸色微微变幻,陷入了沉默。  

很显然,年轻县令这番状似漫不经心的言语,至少说对了大半。  

“呵,好一张利嘴,欧阳县令这么会揣测圣意,是不是也要猜一猜这盒中是何礼物?”  

妙真点点头:“猜对了,妾身们回去如实禀告,说不得连圣上都要对你刮目相看,圣宠这不就来了吗?”  

“在下哪敢揣测圣心?在下从始至终不过是坚信一点,圣上是贤明君主,胸怀苍生,这些年来吃斋念佛,定是慈悲为怀。”  

欧阳戎没中这捧杀之语,朝北方天际拱了拱手,淡淡说道:  

“被废的浔阳王一家,是圣上嫡亲,哪怕当初人子不孝,圣上做为人母,却依旧宽宏大量,千里迢迢派人送来贺礼,不是母慈舔犊是什么,在下实在想不通,难道阁下有其它理解,倒是可以说给大伙听听。”  

妙真垂目说道:“县令大人别给妾身乱戴高帽…大人检查完了没有?挡在这里是要违抗圣旨吗。”  

“早检查完了,这不是与阁下相见甚欢,一时语长吗,哪敢违抗圣旨?”  

欧阳戎面色如常,转头朝正怔怔看他的离闲夫妇一本正经道:  

“苏…庶人离闲,还不快亲启礼盒,谢主荣恩。”  

“好好好。”  

离闲反应过来,连忙点头,原本苍白的脸色,在听到欧阳戎刚刚那一番雄辩争锋话语后,恢复了不少血色。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后者挡在他与妙真中间,像一座山,抵住了此前那股无形压力。  

离闲朝欧阳戎投去一道充满感激的目光。  

欧阳戎笼袖静立,不知为何,微微避开眸光。  

让时刻关注着他的苏裹儿、韦眉等人觉得稍微有点陌生。  

离闲没多想,走至青衣宫人身前,手掌抓袖,悄悄擦拭了一下。  

手伸出。  

众人屏气凝神。  

“咯哒”轻微一声,礼盒打开。  

瞳孔微缩的离闲与身前敞开的礼盒,顿时成了全场关注额焦点。  

然而欧阳戎却看也没看,后背早已悄悄湿透的他,眸光第一时间投向妙真的脸庞上。  

目不转睛的打量,似是一个细微细节也不肯放过。  

欧阳戎迅速发现一点,妙真也在聚精会神的打量离闲的表情。  

此女也不知道礼盒里是什么!  

欧阳戎抽回注意力,迅速走到离闲身边,朝雕花锦盒内看去。  

不是空盒、白绫与酒壶。  

他眉头顿松。  

可看清礼物后,眉头皱了下。  

旋即又松开。  

欧阳戎笑容灿烂,面朝全场,手指锦盒中的物品,朗声道:  

“陛下礼物是一枚纯白玉玦!”  

他转头朝离贤抱拳道:  

“恭喜殿下,玉玦乃君子之物,古语云,儒者授珮玦者,事至而断!陛下赠您玉玦,很可能是寓意您佩戴之后,凡事决断,要有君子之气,望殿下勿忘教诲!”  

离贤怔然看着静静躺在盒中羊毛绒上的这一枚玉玦。  

只见它通体乳白,温润光泽,然而浑圆玉身上,却有一小块缺口。  

玦,环之不周也。  

“是是!”  

离闲反应过来,赶紧捧起纯白玉玦,准备谢恩。  

妙真忽然上前一步,插嘴道:  

“哦?是吗?可妾身怎么听到的是另一种寓意不佳的说法。  

“都说聘人以珪,问士以壁,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  

“以玦赠人,大多数情况下难道不是以示决断吗,表示断绝关系!  

“这句话连妾身都听过,欧阳县令进士出身、又是儒门读书种子,怎么会不知道这些寓意?  

“这可与欧阳县令刚刚的机智谋断不符,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妙真当众指出并质问。  

众人闻言投目而去,却见欧阳戎面色不改,淡然处之:  

“我当然知道玉玦有此意,绝人以玦,反绝以环。可女皇陛下不是早就放言,与浔阳王断绝母子关系了吗,十数年不相往来。  

“可现如今,陛下突然赠礼,送一枚玉玦,再强调一遍断绝之意,又有何用?”  

顿了顿,欧阳戎朝全场众人道:  

“亲情决断后,再送玉玦,更多的是勉励浔阳王殿下,要有君子气质,同时顺便强调当初断绝亲情之事,强调不可原谅,此乃恨铁不成钢之意,又有陛下舔犊之情。”  

他对答如流,越说越通畅,语气笃定:  

“况且这玉玦与玉环之间,不过相差一角而已,浔阳王殿下虽当年做人子不孝,但这些年已经精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