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书生亦杀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欧阳戎在黑暗里闭目,却睡不着。  

他越想越不对劲。  

怎么突然大半夜涨功德了?他刚刚也没做什么啊,就是随口吩咐了几句。  

难不成让半细回去,拒绝了她想蹭床的暗示,是救了她,抑或说…给老崔头等书吏们送糕点,让他们休息一下,是救了他们?  

那岂不是说,东库房有变?  

欧阳戎立马翻身下桌,冲向门外。  

待他奔至东库房附近,果然远远捕捉到东库房屋顶有黑影闪过,旋即就见到下方门口,小师妹倩影冲出,矫捷的跃上屋顶,在月亮下弯弓射箭,然后追了上去,下方东库房门外陷入些混乱。  

欧阳戎腰挂一把师妹那里借来的短剑,侧握剑柄戒备,立马上前,从遇到的兵士与书吏们嘴里得知了具体情况,顿时松了口气,可待听到老崔头还在东库房内坚持干活,又有些担忧,便没与门外的秦恒多寒暄,直接入门…  

于是欧阳戎看见了让他沉默的一幕。  

“你在干嘛?”  

从刚刚起一直安静操作的老先生,身子摇晃了下。  

欧阳戎头不回,伸手拦住后方欲冲入的秦恒等将士。  

他认真说:“放下灯。”  

老崔头默默点头,松手,灯盏跌下,落在了浇满古怪液体的账本堆上。  

刹那间,桌上骤升一座火山。  

甚至顺着桌沿蔓延到桌前老人身上,这古怪液体似比石油还易燃,火势极快,若不是欧阳戎迅猛扑来第一时间推开老崔头,老人下一秒就要被火焰的焰舌吞没。  

“欧阳县令,账本!”  

秦恒抓着一桶井水就要往桌上扑去,可却被欧阳戎劈手抢走,第一桶井水浇到了老崔头的头上,第二桶也是,所幸他身上那奇怪液体不多,火势起的快,灭的也快。  

然即便如此,老崔头也是严重烧伤,头发、胡子、眉毛,焦了大半,活像一根刚拔出土根须沾泥的红萝卜。  

桌上账本堆的大火直到第七桶水才被扑灭,只剩灰烬。  

秦恒诸将欲言又止。  

“全出去。”  

欧阳戎看也没看他们与桌面余烬,独自走去拖来一条椅子,把疲倦身躯摔在椅背上,盯着前方地板上痛卷成虾的老人,五指攥紧剑柄。  

屋内仅剩二人。  

“为什么?”  

年轻县令问。  

“对…对不起。”  

“不不不,你对不起的不是我。”他摇摇头,低垂眸子一字一句吐出:“你说,为什么。”  

“老夫…有想过拒绝。”  

“可你没拒绝。”  

“那年逃灾过来,这条命是柳家粥棚救的。”  

“他们那破粥棚还能救人吗。”欧阳戎笑了。  

“这是现在。柳老爷子还在世时,不是这样的,也不允许现在这三兄弟这么做…那时的柳家粥棚,不割浮财,也确实救过一些人。”  

“我还以为你是柳家专门插的一枚闲棋,早早就预料到会有人带兵查账。”  

“我不是死士,县衙的活计也是自己找的,柳老爷子去世后,我与柳家已经很多年没联系了,甚至都以为柳家遗忘我了,可是…还是找上门来了。”  

老崔头惨笑摇头,“公子。”  

年轻县令整个缩进宽大的椅子里,平静应了声“嗯”。  

“柳家这情…我得还。”  

“自焚呢。”  

“烧了帐,我与柳家一笔勾销。可我对不起公子和城外上万难民。”  

“这是什么狗屁道理。”  

“连公子都觉得狗屁不通吗…”老崔头望天呢喃,“老夫算一辈子帐,还是没算好这最后一笔吗。”  

“一死了之就对得起了?”  

“老夫命贱…”  

“你确实命贱。”  

欧阳戎点头,“伱做了贱事,所以命贱,但你本可以命不贱的,是你自己堕落了。”  

老崔头一怔,欧阳戎语气坚定:“大丈夫从没有生而命贱的,贱与不贱,只看他是否做了高尚与卑鄙之事。你呢?高尚还是卑鄙?”  

“我…”老崔头身子颤抖起来,说不出一个字。  

欧阳戎上半身前倾,两手肘撑着膝盖,冷冷俯视他逐渐恐惧的眼睛:  

“公道在你眼里还没十几年前一碗粥重要?”  

“我…”老崔头懦懦道:“我觉得公子能赢…只烧一家,还有其余十二家,不影响赈灾…”  

“柳家是首恶,柳家不倒,先抄其它十二家,无异于驱狼养虎,甚至促成虎狼合谋,取死之道。况且…”欧阳戎平静问:“我最后能不能赢,与你做不做卑鄙之事有关系吗?”  

老崔头呆愣的张了张嘴,说不出话了。  

欧阳戎起身,望着窗外远山,点头定论:  

“一饭之恩必偿,我敬你是条汉子,可见小恩而忘大义,你给吴越男儿蒙羞。”  

老崔头满脸痛苦,抱头痛哭,沙哑嗓音深含悔恨:“公子,我…我错了…我算错帐了…是我对不起你…”  

“不,你最对不起的不是我,你去向城外难民说对不起吧。”  

老崔头眼神里又绽出一丝光,这丝光很复杂,有内疚、有悔恨、有对生的希望、也有对未来的痛苦:“好,我去道歉,去再做些事情赎罪,余生去给他们做牛做马…”  

欧阳戎摇摇头,“不用这么麻烦,过去一部分就行。”  

“什么一部分…”  

老人迷茫话语还未说完,年轻县令利落走去,横剑一划,割下一颗头颅,无头尸体仰身倒在地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