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三把火】(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望着张静虚手中的桃木剑,以及面色冷厉的喝问之声,不知为何,张桂突然笑了!  

笑的很诡异!  

“如果你现在仍是守夜人,也许我会稍微有一些谨慎。”  

“然而,你已经不是了!”  

阴恻恻的笑,有种莫名得意,只不过在喃喃低语之中,又似乎隐藏着某种不忍。  

他看着张静虚,忽然叹了口气:“其实,我并不想害人,可是,我不得不害。”  

说着抬头仰天,像是回忆什么:“有一件事你猜对了,我确实不是张家村的人,但是同时你又猜错了,我确实曾是张家村的人。”  

这话听起来很绕。  

一边承认自己不是张家村的人,一边又说自己确实是张家村的人。  

截然相反的说辞,令人摸不着头脑。  

然而张静虚却似乎有些懂了,若有所思的道:“你承认自己不是张家村人,指的是你现在不是张家村人。但又说自己是张家村人,指的是以前曾在这里生活,对否?”  

张桂依旧仰头看天,喃喃道:“何止是曾在这里生活,我一辈子都在张家村过活,甚至直到死的那一天,我也没曾离开村子三十里…”  

他说着停了一停,继续喃喃道:“而唯一的一次出远门,恰是赚到一贯钱的那次。”  

张静虚默不作声,似是不想打断他的回忆。  

然而张桂却收回仰天的目光,又开始看着张静虚阴恻恻的笑:“伱应该已经听明白,我现在已经不是人。是一个孤魂,是一个厉鬼,临死之时满怀怨恨,导致死后戾气滋生,所以我不能入轮回,注定要做个害人的厉鬼…”  

张静虚指了指眼前大坑,问道:“你临死之时心怀怨恨,是因为这一贯钱吗?”  

张桂阴森低笑,但却没有回答。  

张静虚继续道:“不如让我来猜猜,你生前是张家村百姓,家中有個瞎眼的娘亲,由于家境贫寒,所以无钱医治…”  

“但你生性孝顺,感觉心如刀割,为了给母亲治病,你选择铤而走险。”  

“你是个老实巴交的百姓,一辈子没有出过远门,但是为了家中的母亲,你决然的出了远门一次。”  

“那一次出远门,应该是为了博取一笔不义之财,并且你成功了,带回来一贯钱。”  

“但却不知道回来的路上发生什么变故,导致你还没进村就死在这个树林里。尸骨流落在外,无人为你收殓,于是,成了孤魂野鬼。”  

张静虚说完这番猜测,看着张桂问道:“我猜的对不对?”  

张桂只是阴恻恻的笑,似乎真被张静虚给猜中。  

然而猛地暴吼一声,面色狰狞恐怖道:“不是不义之财,这是我的苦力钱,数九严寒,我跳进冰冷的水中挖塘泥,连续三个月,整整一寒冬…这钱是我攒下的,整整一冬天攒下的。”  

整整一个寒冬,跳进冰冷刺骨的水里挖塘泥,结果,只攒下一贯钱。  

一贯钱有一千文铜板,听着似乎数目不小,但是整个寒冬何等漫长,分摊下来每天竟只几文钱。  

何等严酷的盘剥和压榨。  

张静虚默然片刻,轻声叹息道:“这该死的世道。”  

张桂的声音更加阴冷,带着浓浓愤恨道:“贫寒之民,命该如此,既然选择去卖命,我并不怨恨他们的盘剥。说实话,虽然我受了一冬天的苦,但是我心里其实是幸福的…因为有了这一贯钱后,我终于可以给娘亲请个大夫。”  

张静虚微微一怔:“既然如此,你刚才为何又说心怀怨恨。”  

“我为何心怀怨恨?”  

张桂陡然凄惨而笑:“因为,因为,他们连这盘剥到极点的一贯钱也不打算让我带回家啊!”  

惨笑声中,满目血红,伸手一指眼前树林,嚎啕道:“就在这个地方,就在这个地方啊,他们的家丁截杀了我,让我临死都没能把钱带回家…”  

“我临死都没能把钱带回家啊!”  

这真是一个悲惨到极点的故事。  

张静虚只感觉胸膛堵塞的难受。  

他能想象到,一个贫寒百姓做苦工一个寒冬,终于攒下一贯钱,满心欢喜带回来,准备给母亲治病,心中全是对生活的憧憬。  

然而就在距离家门一步之遥的地方,他被人截杀!  

贫寒之民,被杀死,命没了,其实不是最大的恨!  

希望陡然绝望,才是怨气冲天。  

难怪会化为厉鬼。  

张静虚很想安慰几句,可惜话到嘴边却说不出。  

突然他眉头一皱,察觉这个故事的一处漏洞:“既然你被截杀于此,那些家丁应该抢走了钱,但是为什么,这坑里还埋着一贯钱?莫非,是他们良心发现?”  

“哈哈哈哈!”  

张桂听到他的质疑,猛然疯狂大笑,面色狰狞道:“他们会良心发现?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啊?”  

“别说是一贯钱,他们连一枚铜板都没留。”  

“杀我之后,都抢走了啊啊啊啊!”  

张静虚眉头更皱:“那这坑里钱又是哪里来的?”  

“坑里的钱?”张桂继续疯狂大笑,猛然一指大坑:“你好好看看,坑里真的是钱吗?”  

张静虚心中一怔,下意识重新看向眼前大坑,顿时浑身一震,心中却涌现浓浓悲伤。  

只见眼前大坑中,哪里还有一贯钱,赫然是有一些骸骨,零零落落散在那里。  

他脱口而出,满是震惊道:“刚才的铜钱是幻象?”  

只听张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