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知行(4/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少年的出现,顿时让本来满含怒意的绿儿姑娘面色微变。  

白昊辰也顿时收敛法力,缓缓退到一边。  

似乎故意想让人忽视自己。  

而广场上的那些个弟子,一个个再一次瞪大眼睛,有些不敢相信。  

“那是清风?太上长老的坐下童子。”  

“什么,都惊动了太上长老?这事是越闹越大了,宋知书这面子...”  

“李青舟乃太上长老的弟子,太上长老过问宋知书的事情,也在情理之中。”  

有弟子开口,道出那少年的来历,乃太上长老坐下唯一童子,行走在外,代表的都是太上长老,所以众人对他的出现非常震惊,因为代表此事,已经被高层关注了。  

区区一个杂役弟子杀人,居然惊动了各方,众弟子如何不感觉到不可思议。  

不过仔细想想,有李青舟那层关系在,太上长老插手也属正常。  

却不知道会做到何等程度。  

但肯定的是,不会像李青舟之前那般的强势。  

当然,众人最为关注的是,这件事情到底会以怎样的方式收尾。  

最后又有多少人会站出来。  

太昊剑宗。  

已经多少年都没出过这种事情了?  

而一切的原因,只由于一个杂役弟子杀了人...  

至于宋知书,则平静的看着这一切,牵扯出这么多人,自己是没有想到的。  

不过他也非常清楚,杀了白秋玉一定会闹大,而且最后无法收场。  

无论是古云先生,亦或者是别的什么人,想要真的保全自己,会很难,也很麻烦。  

可宋知书不在意,因为自己手上还有一张底牌,最大的底牌。  

大学之道!  

儒家经典,意义重大,古云先生一人无法阻止事态发展,那整个儒家呢?  

与此同时。  

少年落地之后,将葫芦收起,先是向着古云大儒微微作礼,然后看向白昊辰和绿儿姑娘姑娘躬身,并且开口。  

“绿儿姑娘,切勿动怒,老爷说既然杀人事出有因,查清楚就好,秉公处理才最重要。”  

这一席话,显然是太上长老站在了宋知书一边,进行维护,从中调节。  

绿儿姑娘沉默不言,清风代表的是太上长老,不能不听,可宋知书触犯大师兄威严,她也决不能放过,平复愤怒的心绪之后,便选择开口。  

“太上长老说的是,我也认为凡事都要按门规秉公处理,但事情的结果已经很明显了,宋知书杀了人,犯下了残害同门的大罪,且杀人的地方,是在代表宗门规矩之地,应罪加一等。”  

说到这里,绿儿姑娘继续道:“如此,宋知书无论如何,也必须要伏法。”  

意思很简单,就是宋知书杀人了,触犯了门规必须受罚。  

虽然对于太上长老差来的弟子很客气。  

可对此依旧不放手。  

“老爷说,前因后果他都清楚了,确实是白秋玉一行人针对在先,即便要罚,也要将事情论清楚,宗门法规在那里,必须要遵守,可道理也要讲明白才行。”  

童子清风在再次开口,姿态很低,表明太上长老带来的意思,门规确实不容触犯。  

罚归罚,可这并不代表不通人情,不能什么都按照最顶格的惩处来。  

唯有把事情彻底查明,再一一进行处罚才是最好。  

“不错,容不容情,这点毋庸置疑,可有些事情姑娘还没说清楚,给出答案,就急着给予处罚,未免有些不好。”  

古云大儒也适时开口,意识也太上长老一样,要秉公处理,无论有没有错,至少让人信服。  

绿儿姑娘看着两个人前后开口,知道再这样拉扯下去,事情根本就结束不了,不能再浪费时间下去了,眼中有怒,想要说话,但很快她眼神微变,露出笑意,似乎得到了某种指令,故而继续道。  

“且不论宋知书对于白秋玉的控诉到底对不对,但门规就是门规,太上长老他老人家也应该明白,杀了人就是杀了人,哪有什么情有可原?”  

“他杀人为恶,难道对一个恶人也要将情面不成,古云先生,儒家素来也承认善恶有报的道理,现在却为一个杀了人的恶人辩解,这就是儒家的君子之道吗?”  

绿儿摇头,真的没有耐心了,若说宋知书没有对慕长歌出言不逊,她还不会如此。  

但对方敢挑战公子的威严,她无论如何都不能忍受,什么门规,什么道不道理,绿儿不在乎,在乎的只是宋知书必须死。  

最后她没有与两人继续纠缠,径直望向白昊辰:“我不管你现在是什么想法,想不想参与此事,但宋知书必死,这是大师兄的命令,出手吧。”  

绿儿声音极其冷淡,要一言定生死。  

大师兄的命令?  

下方执法堂广场众弟子听到此话,知道事情要结束了。  

绿儿姑娘代表的是大师兄,说的自然也是大师兄的意思,而对于他们而言,大师兄的话,就是金科铁律,任谁都无法反抗,今日要让宋知书死,便没有挽回的余地。  

宋知书,终究是无法对抗大势啊。  

童子也没有想到,对方居然会直接搬出慕长歌大师兄来,一时间沉默不开口。  

自己只是代表太上长老来传话,面对绿儿姑娘没什么,但身后的大师兄,不是可以反抗得了的。  

白昊辰知道,绿儿姑娘这样说,肯定已经是得到大师兄的同意,现在没有回旋的余地了,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