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攻擂魔鬼主场(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比卢普斯人到球到的时候,苏久则是直接将球换到了左手完成了一次重心的偏移。  

当苏久整个人瞬间变换了重心的同时,比卢普斯也是并没有太多的惊讶。  

毕竟对于苏久能够做出这个动作,这在比卢普斯看来完全就是情理当中。  

更何况的是,比卢普斯竟然能够被人们判定为一名防守出色的球员,那么苏久这种小幅度的crossover可以说是很难对其造成太多的困扰。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就在苏久整个人重心拉回到左侧的时候,比卢普斯也是瞬间做出了反应。  

没有强行调整重心,因为一旦强行调整重心,那么苏久只需要再做一次假动作,比卢普斯的防守就会被彻底过掉。  

所以在苏久做出了经典的crossover以后,比卢普斯也是第一时间向后退了半步,随后身体才将重心调整至了左侧。  

打算利用后退出的距离来尽量弥补调整重心的反应时间。  

以此来进行出一份完美的不失位防守。  

但是就当比卢普斯向后退了半步的同时,苏久在接下来的举动却是大大出乎了比卢普斯的预料。  

在借助完crossover的晃人以后,苏久非但没有借助着这股势头向内线进行突破。  

反而是反之其道的接上了一步向左后方的后撤步拉开,这一下可谓是完全出乎了比卢普斯的预料,所以也是瞬间就让两人之间出现了一大截空间。  

因为在联盟中能够充分使用crossover假动作的后卫并不在少数。  

虽然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艾弗森那样幅度如此之大,但是这一动作对于后卫球员来说也并非是一件难事。  

不过在完成crossover的假动作晃人以后,所有的球员都会直接向内线发起突破,或者在原地进行投篮。  

而像苏久这样直接选择接上一记后撤步拉开空间的简直就是闻所未闻。  

毕竟在如今这个时期,人们更坚信的就是离篮筐越近,命中率越高。  

所以这也导致三分线外的投篮出手并不是很多,而后撤步的出手更是少之又少。  

明明能够更近的进行投篮,你非要扯到更远的位置进行出手,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嘛?!  

而就在比卢普斯整个人瞬间失去位置的同时,完成了一记后撤步的苏久却是略微的做出了一番停顿。  

随后在比卢普斯整个人扑上来之前完成了三分线外的出手!!  

“唰~”  

随着篮球入网的声音响起,苏久也是用了一记精彩的后撤步晃人单打成了比卢普斯。  

并且还率先帮助球队拿下了本场比赛的第一记进球。  

马克伍德森:“漂亮的一记进球,苏的这一球真的是太聪明了,就连昌西在防守端都被他晃得失去了位置。”  

“不得不说的是,拉沙德的因伤缺阵,对于目前的魔术队来说的确算得上是一件坏事,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可能也并不是一件多么糟糕的事情。”  

“因为在拉沙德因伤缺阵的这段时间里,苏的一个个人表现明显是有了一个肉眼可见的上升。”  

“这种提升并不仅限于技术上,而是在苏的一个心理素质上已经是有了一个明显的升华,这一点相信大多数的球迷也都可以发现。”  

搭档汤姆霍瓦斯:“没错,相对于赛季初期那种更喜欢去打团队篮球的苏,此刻在个人单打上已经是变得非常的坚决。”  

“毫不夸张的说,即使苏在之前就已经是表现得非常出色,但是如今的苏才更像是一名领袖。”  

随着苏久在面对着比卢普斯率先投进了这一记三分以后,整个掘金队的主场也是寂静无声,基本听不到为魔术队加油助威的疯狂呐喊。  

甚至还隐隐约约能听到一些来自于掘金主场球迷的轻轻嘘声。  

这种场面也是让在主场打习惯的苏久感觉到有些不太适应。  

即使魔术队之前已经是经历了一连串的客场作战,但是不管到了任何一个地方,魔术队的球迷也都是有着三三两两的存在。  

每次在苏久完成个人进球以后,最起码还是能够听到一些来自于客场球迷的欢呼。  

不过本场比赛在掘金队的百事中心球馆可谓称得上是鸦雀无声,在这里支持魔术队的球迷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这一情况也正是因为丹佛属于美国的高原地域。  

所以不仅是客场的球员不愿意来这里进行作战,就连球迷都不愿意远赴客场来为自己的主队进行加油。  

毕竟丹佛的海拔可是高达了1602米,除了在丹佛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以外,来客场为自己球队进行助威的球迷都会有着多多少少的不太适应。  

尤其在美国划分的东西两部,这两边的生活环境更是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对于丹佛这边的高原反应更是很难去完成克服。  

而在这里,球迷一但因为太过于激动,很有可能还会出现一些缺氧行为,毕竟这种事情也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所以这也是为何丹佛的百事中心球馆会被称之为NBA联盟中的魔鬼主场之一。  

因为在这里客场作战的球队不仅要克服来自于海拔上的一些不适反应,还要克制没有球迷为自己进行加油助威的一片冷漠。  

毕竟相对于在丹佛土生土长的这些本地球迷以外,外来的球迷不仅要克服一些身体上的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