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惊世豪赌,百家争王学(3/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穿未暖,任如何努力耕作,却攒不下半点余财,日日夜夜都需要为生存奔波,得不到半点喘息的时机。  

商君之术,乃强国之术,得之乃乾国之幸,却为百姓之苦。  

长此以往,乾或许能成诸国之首,乾之百姓却也犹如盛世牛马。  

既然如此,即便乾律乾政能够强国,又有何强国的意义?”  

还是得是墨者啊!  

嬴无忌一阵唏嘘,虽说翟老哥有些理想主义,但他的理想真的很让人向往。  

这番话,让他想起了自己前世为房贷愁掉头发的往事。  

明明已经很努力了,却怎么也不够。  

“说得好!”  

公孙棣笑呵呵道:“翟兄仁义,小弟佩服!但翟兄也许是忘了,我大乾所有,乃是诸国之中最为贫瘠的土地,即便数代君民开垦,也远不如黎国肥沃。  

但哪怕如此,我大乾也做到了途无饿殍,反观黎楚齐三国,哪国国力不比我们乾国强盛,却到处都在打压私田,百姓要么守着公耕碌碌无望,要么死在自己开垦的土地田间。  

他们只能一辈子烂在泥潭里,看着那些贵族醉生梦死,即便征召入伍立了军功,也注定被贵族强压一头,永生翻身无望。  

我大乾百姓虽然农耕苦,却也能靠军功翻身,自军功爵制实行,又出了多少平民名将?  

都说乾国百姓苦,却不见每年都有数百流民涌入大乾,只为求上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此等盛景,除了我大乾,还有哪个国家能看到?”  

嬴无忌咂了咂嘴,公孙棣说的自然是有理的。  

制度的优越性,的确无可匹敌。  

至少不是一辈子翻身无望,有靠军功跨越阶层的希望,总好过在社会最底层靠麻痹自己度日。  

苦不苦,是制度决定,却并非完全由制度决定。  

至少如果跟黎国土地互换,乾国百姓至少不会生活得这么惨。  

啧…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翟云却摇头苦笑:“话虽这样不错,只不过公孙兄弟,乾国百姓如今的困苦之境,究竟是因为土地贫瘠不得已而为之,还是商君国强民弱之策的必然结果?  

愚兄不才,年少时曾游历诸国,乾国人均产粮是别国数倍之多,却仍被税收折磨地少有余粮。  

此等疲民之术,实非盛世光景。  

墨家讲交相利,无论是友人之交,还是官民之交,都应当以互利为准则。  

儒家更讲究仁政,孟子有云: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乾国疲民之术,固能养出虎狼之国,可即便乾国祚万年,也不过是百姓之苦!”  

“这…”  

公孙棣陷入了沉思,翟云是墨者,却非除了墨学一无所知的墨者。  

此番话语,的确是商君之术的核心之一。  

只要这点站住脚,自己就很难反驳。  

他思索良久,沉声说道:“假以时日,大乾得以王天下,自然不需疲民之术。”  

翟云轻叹一口气,也不知道如何反驳。  

嬴无忌却轻笑出声:“公孙兄!如今大乾,有行战之兵家,有养战之农家,也有疲民促战之法家,可还有其他学派的生存空间?  

儒者不入乾,不是说说而已。墨者更是由于公会原因,在大乾备受打压。道家虽隐于世外,却一直都在各国有行动踪迹,唯独大乾踪迹寥寥。  

乾如战车,一旦启动,就再难停止。我不否认,大乾有王天下之可能。  

但王天下之后呢,兵农法三家强盛至极,又有谁愿放弃权利,让渡给别家?”  

“这…”  

公孙棣神情有些复杂,他转身望了一眼高位上的夫子,他们各自胸前的通心古玉,刚才都亮了不少,看来对三人的争辩颇为属意。  

只不过,在翟云与嬴无忌说话的时候,明显更亮一些。  

乾政疲民,这本身就是无可争议的事情。  

想要证明自己的说法,就必须绕过这个问题。  

他深吸一口气,冲赵暨拱手道:“黎王陛下,请准许后生推演天下!”  

“准!”  

赵暨澹澹一笑:“一卷九州临摹图,可推演上百次,共有精英学子四十人,每人皆有三次机会,可协商转让,你等自行商量!”  

“是!”  

公孙棣拱了拱手,这次乾国总共派出来了有三个人,结合起来也就相当于有九次机会,应当足够了。  

他深呼吸了好几次,勉强将心情平定下来,缓步走向高台。  

那里是整幅临摹卷的中心,只要站在高台之上,卷中九州世界,便能随意愿进行推演。  

正当公孙棣准备开始的时候。  

嬴无忌笑着出声了:“公孙兄,在你推演之前,不妨让我猜测一下推演的结局。”  

“公子请讲!”  

公孙棣拱了拱手,这次是百家争辩,嬴无忌又是自家公子,自然要给一些面子。  

嬴无忌笑道:“既然是推演,自当以诸国都未变法,并且尊重周王室为前提。如此推演,我相信大乾只要突破资源封锁,十有八九会成为第一强国,乃至…不过,大乾盛极必衰,一旦没有了外敌,内部必定出现大问题。  

不解决这个问题,大乾百年之内必亡。  

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过程可能要比商君变法都要凶险十倍。  

此番推演,乃是为乾律乾政立威的大好时机。  

却也是对公孙兄个人能力的极大考验,更是大乾探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