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发梦冲背诗(2/2)
却是端正得不得了,看得两口子在一旁乐不可支。
尤其是作业做完后,一张小嘴叭叭叭地讲着在学校里的事情,可没少调皮捣蛋,但吕律只有一句话警告他:不准欺负别人!
拉着陈秀玉的手腕上的上海表看看,觉得时间到了,他赶忙把电视打开,正赶上电视台引进的动画片《聪明的一休》,音乐一起,立马跟着唱了起来,还非要将自己的妹妹给弄过去抱着。
懒洋洋地靠在窗边的吕律,看着这温馨的情景,再一次坚定了这是最后一次去外兴安岭打猎。
几年下来,每一个冬季,都是和一家子相处得最少的时候,他忽然觉得,跟老婆孩子在冬季的时候猫在家里,是件极其美好的事情。
直到两个小家伙都来了瞌睡,两口子也早早地回卧室休息。
等儿女都睡着了,陈秀玉很自然地缩到吕律怀里,伸手套弄一会儿,自己就爬了上去,正窸窸窣窣的时候,小正阳忽然翻身坐了起来,这把两口子吓了一跳,谁都不敢动了,就连大气都不敢出。
谁知道,小家伙忽然又倒下去躺着,嘴巴里开始嚷嚷:“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这…这是发梦冲背诗啊!
两口子不由相视一笑,动作只能更轻柔了,完事儿后,陈秀玉趴在吕律怀里,再次叮嘱:“律哥,这次一定要平平安安地回来。”
吕律微微点了点头:“一定…嗯,得给小崽子准备房间单独睡觉了。”
他是真怕某天小家伙突然醒来撞见两口子干这事儿,那可麻烦了。
四岁多快五岁的娃,已经记事了,而且农村的孩子,往往在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能表现得很懂事儿,不少已经能帮着家里捡拾柴火、割猪草、喂猪喂牛啥的,甚至能自己开始会简单的做饭炒菜。有些东西,可不容忽视。
第二天早上,梁康波等一帮子人赶着爬犁汇集到吕律的草甸子,孟兆华和他姐夫,还有另一个司机也跟着赶到。
吃过吕律和陈秀玉早起做好的早饭,忙着将行李和马匹上车,一行人再一次出发,前往漠河。
(本章完)
这段时间,哥几个有事到区上,总会到中药店里去买上一些。
让老板想办法多弄一些,始终因为配额等原因,一直没多少。
心想着这次再到毛子那边,把那些藏着的棒槌带回来,又得大量使用,只能慢慢地不断积累,甚至往伊春城里都去找过。
看到吕律等人到馆子里吃饭,田友诚也熟络地过来凑在一桌,打听着前两天鬼佬过来的事情。
八字没一撇的事儿,吕律也只能简单说了几句,并告诉他当不得真。
这顿饭,直接被田友诚免单了,多了些巴结的意思。
他大概也没想到,当初领着陈秀玉陈秀清兄妹俩来卖鱼,反过来坑他一次的刁钻山民,现在已经是他需要仰望的存在了。
一顿饭吃完,陈秀清回到工艺品厂继续他的雕刻,吕律几人则是去中药店把里面的华阴细辛给包圆了,准备弄回去保存那些棒槌。
没法根治的事儿,吕律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和陈秀玉一样,见一次,叮嘱一次。
何况,一家子人在一起吃饭,东西就摆放在自己面前,还都是好的,本就是诱惑。
事情办完,几人顺便也把钱给分了,返回秀山屯的路上,吕律交代道:“咱们也休息了两天了,回去后各自准备,把猎具打理一下,枪械、子弹啥的,该交代的事情跟家里人交代一下,咱们明早动身了,不容易去一趟,猎还是要打的,卢布也要赚,大概一个月时间吧,估摸着时间,找着机会把棒槌弄回来。”
“好!”
好就好在,只要吕律在家,隔上几天总会领着孩子到吕律这里来串串门,言语中,还在回味着那段跟着吕律赶山的日子,但也看得出,现在他的心里,释然了很多,也把精力用在了学习雕刻和陪着家人的事情上。
农场里,他该有的属于他的分红还在有一些,加上在工艺品厂的工资和雕刻摆件的抽成,日子过得其实挺悠闲,没有那么多烦心事儿。
尽管棕熊的熊胆没有熊瞎子的值钱,但也卖了不少,哥几个分了后,到工艺品加工厂叫上也已经有了自己一间独立雕刻工作间的陈秀清一起到田友诚的馆子里喝了顿酒。
脚残了以后,陈秀清无法再参与到猎队和农场的事务中,和哥几个的交集少了不少。
很多时候,吕律反倒挺羡慕他现在的日子,每天做自己的事情,晚上回到家陪着老婆孩子,以他的积蓄,过日子完全没问题。
唯一的麻烦就是马金兰,经常因为忌不住嘴,把自己痛风的毛病给招惹出来,时常病恹恹的,那腿脚肿得跟个馒头似的,四十多岁的人,天天杵着根拐杖在屯里晃悠。
阅读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尤其是作业做完后,一张小嘴叭叭叭地讲着在学校里的事情,可没少调皮捣蛋,但吕律只有一句话警告他:不准欺负别人!
拉着陈秀玉的手腕上的上海表看看,觉得时间到了,他赶忙把电视打开,正赶上电视台引进的动画片《聪明的一休》,音乐一起,立马跟着唱了起来,还非要将自己的妹妹给弄过去抱着。
懒洋洋地靠在窗边的吕律,看着这温馨的情景,再一次坚定了这是最后一次去外兴安岭打猎。
几年下来,每一个冬季,都是和一家子相处得最少的时候,他忽然觉得,跟老婆孩子在冬季的时候猫在家里,是件极其美好的事情。
直到两个小家伙都来了瞌睡,两口子也早早地回卧室休息。
等儿女都睡着了,陈秀玉很自然地缩到吕律怀里,伸手套弄一会儿,自己就爬了上去,正窸窸窣窣的时候,小正阳忽然翻身坐了起来,这把两口子吓了一跳,谁都不敢动了,就连大气都不敢出。
谁知道,小家伙忽然又倒下去躺着,嘴巴里开始嚷嚷:“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这…这是发梦冲背诗啊!
两口子不由相视一笑,动作只能更轻柔了,完事儿后,陈秀玉趴在吕律怀里,再次叮嘱:“律哥,这次一定要平平安安地回来。”
吕律微微点了点头:“一定…嗯,得给小崽子准备房间单独睡觉了。”
他是真怕某天小家伙突然醒来撞见两口子干这事儿,那可麻烦了。
四岁多快五岁的娃,已经记事了,而且农村的孩子,往往在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能表现得很懂事儿,不少已经能帮着家里捡拾柴火、割猪草、喂猪喂牛啥的,甚至能自己开始会简单的做饭炒菜。有些东西,可不容忽视。
第二天早上,梁康波等一帮子人赶着爬犁汇集到吕律的草甸子,孟兆华和他姐夫,还有另一个司机也跟着赶到。
吃过吕律和陈秀玉早起做好的早饭,忙着将行李和马匹上车,一行人再一次出发,前往漠河。
(本章完)
这段时间,哥几个有事到区上,总会到中药店里去买上一些。
让老板想办法多弄一些,始终因为配额等原因,一直没多少。
心想着这次再到毛子那边,把那些藏着的棒槌带回来,又得大量使用,只能慢慢地不断积累,甚至往伊春城里都去找过。
看到吕律等人到馆子里吃饭,田友诚也熟络地过来凑在一桌,打听着前两天鬼佬过来的事情。
八字没一撇的事儿,吕律也只能简单说了几句,并告诉他当不得真。
这顿饭,直接被田友诚免单了,多了些巴结的意思。
他大概也没想到,当初领着陈秀玉陈秀清兄妹俩来卖鱼,反过来坑他一次的刁钻山民,现在已经是他需要仰望的存在了。
一顿饭吃完,陈秀清回到工艺品厂继续他的雕刻,吕律几人则是去中药店把里面的华阴细辛给包圆了,准备弄回去保存那些棒槌。
没法根治的事儿,吕律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和陈秀玉一样,见一次,叮嘱一次。
何况,一家子人在一起吃饭,东西就摆放在自己面前,还都是好的,本就是诱惑。
事情办完,几人顺便也把钱给分了,返回秀山屯的路上,吕律交代道:“咱们也休息了两天了,回去后各自准备,把猎具打理一下,枪械、子弹啥的,该交代的事情跟家里人交代一下,咱们明早动身了,不容易去一趟,猎还是要打的,卢布也要赚,大概一个月时间吧,估摸着时间,找着机会把棒槌弄回来。”
“好!”
好就好在,只要吕律在家,隔上几天总会领着孩子到吕律这里来串串门,言语中,还在回味着那段跟着吕律赶山的日子,但也看得出,现在他的心里,释然了很多,也把精力用在了学习雕刻和陪着家人的事情上。
农场里,他该有的属于他的分红还在有一些,加上在工艺品厂的工资和雕刻摆件的抽成,日子过得其实挺悠闲,没有那么多烦心事儿。
尽管棕熊的熊胆没有熊瞎子的值钱,但也卖了不少,哥几个分了后,到工艺品加工厂叫上也已经有了自己一间独立雕刻工作间的陈秀清一起到田友诚的馆子里喝了顿酒。
脚残了以后,陈秀清无法再参与到猎队和农场的事务中,和哥几个的交集少了不少。
很多时候,吕律反倒挺羡慕他现在的日子,每天做自己的事情,晚上回到家陪着老婆孩子,以他的积蓄,过日子完全没问题。
唯一的麻烦就是马金兰,经常因为忌不住嘴,把自己痛风的毛病给招惹出来,时常病恹恹的,那腿脚肿得跟个馒头似的,四十多岁的人,天天杵着根拐杖在屯里晃悠。
阅读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