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应该是个大货(2/2)
立刻伸手去抓。蜜蜂的还好说,地雷蜂的毒刺若是残留在皮肤里,那一小片的位置,都是会坏死的,需要不少时间才能恢复。
吕律凑过去看了一眼,发现地雷蜂并没有留下毒刺,于是安慰道:“没有毒刺,只是被地雷蜂蛰了一下的话,应该大半个脑袋会肿,但两三天的时间,应该就会消肿了。
万万没想到啊,可能是背阴了,咱们动身得又早,这群地雷蜂还没完全活跃起来,偶尔零散地进出一两个蜂,在十多米的位置,真不容易被注意到…得,先把马找回来,咱们再来想办法收拾这群地雷蜂,然后抬棒槌!”
五人分头行动,各自朝着自己的被地雷蜂蛰得受惊的马匹追了出去。
好在不是特别严重的惊扰,几匹马没跑出多远,就停了下来,追风更是在吕律连吹两次口哨后,折返回来。
这下,几人都不敢牵着马匹进去了,将马匹就拴在小沟边的缓坡上,这才又小心地折返到石崖附近,看着还在零散有十多只地雷蜂飞舞的石崖,吕律笑了笑:“再等等吧,这里出了棒槌,估计要耽搁不少时间,还得好好找找,咱们今天怕是得在这里过夜了。
就在这儿搭帐篷休息一下,我去想办法处理一下那群地雷蜂,伱们排棍,顺着河沟两侧好好找找,有可能种子会顺流冲下,我大概看了下,那棵棒槌的叶子不小,应该是个大货!”
(本章完)
吕律开始仔细打量。
很快,他就有了收获,那石崖七八米高处,几片从藤蔓草叶间露出的叶片,看上去很像棒槌的叶子啊。
现在是九月,已经过了红榔头市,进入参籽落尽,只留下伞形果柄的扫帚市时段。
“看来,昨天那人就是在这里出事儿了,爬到高处,又掉落下来,怕是摔到脑袋了!”梁康波上下瞟着。
“嗯!”
吕律小声地应了一声,他也是这么想的。
可是,又不是没别的地方能上到更高处,非要选择这样的地方,肯定有他的理由。
这石崖上有啥?
有攀爬上去的痕迹,还有被藤蔓枝叶被拉扯掀落的痕迹。
连翻了两道山脊,那些痕迹顺着山坡下到山间的沟壑里,里面有一条小沟,流水涓涓,一些沟边的淤泥上留下的脚印,能看出是顺着山沟出来的。
青霜来临,原本碧绿的叶片在开始迅速变黄脱落,进入十月就有雪光临的地方,植物的生长,就只能争取其中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不是最好的抬棒槌时段,少了那红榔头摇晃的明显。
吕律没有说话,仍在仔细在崖壁上搜寻,随着目光下移,他索拨棍拨弄着石崖脚下缓坡上的藤蔓草叶,不但看到了已经表层果肉稀烂的参籽,还看到了两棵三品叶,他当即叫了起来:“棒槌!”
按理说,这已经是很偏的地方了,可情况还是不乐观。
今天就按着昨天傍晚那人留下的痕迹看看,如果没找到,再去寻其它老兆的位置。
吕律下树,骑着追风返回,冲着几人微微摇了摇头,表示没看到啥特别好的值得寻找的地方。
初步估计,现在已经进入大箐山县和通河县的交界范围,可在这样的地方,居然还能随眼一瞟就能看到两个参帮的位置。
“我还就不信了…”
接连两天时间,连棒槌影子都没看到一个,包括昨天下午又去看过的老兆,一样是被人搜寻过的,看砍的兆头,是棵四品叶棒槌,土埯倒是回填了,但依旧是连巴掌都是被取走的。
阅读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吕律凑过去看了一眼,发现地雷蜂并没有留下毒刺,于是安慰道:“没有毒刺,只是被地雷蜂蛰了一下的话,应该大半个脑袋会肿,但两三天的时间,应该就会消肿了。
万万没想到啊,可能是背阴了,咱们动身得又早,这群地雷蜂还没完全活跃起来,偶尔零散地进出一两个蜂,在十多米的位置,真不容易被注意到…得,先把马找回来,咱们再来想办法收拾这群地雷蜂,然后抬棒槌!”
五人分头行动,各自朝着自己的被地雷蜂蛰得受惊的马匹追了出去。
好在不是特别严重的惊扰,几匹马没跑出多远,就停了下来,追风更是在吕律连吹两次口哨后,折返回来。
这下,几人都不敢牵着马匹进去了,将马匹就拴在小沟边的缓坡上,这才又小心地折返到石崖附近,看着还在零散有十多只地雷蜂飞舞的石崖,吕律笑了笑:“再等等吧,这里出了棒槌,估计要耽搁不少时间,还得好好找找,咱们今天怕是得在这里过夜了。
就在这儿搭帐篷休息一下,我去想办法处理一下那群地雷蜂,伱们排棍,顺着河沟两侧好好找找,有可能种子会顺流冲下,我大概看了下,那棵棒槌的叶子不小,应该是个大货!”
(本章完)
吕律开始仔细打量。
很快,他就有了收获,那石崖七八米高处,几片从藤蔓草叶间露出的叶片,看上去很像棒槌的叶子啊。
现在是九月,已经过了红榔头市,进入参籽落尽,只留下伞形果柄的扫帚市时段。
“看来,昨天那人就是在这里出事儿了,爬到高处,又掉落下来,怕是摔到脑袋了!”梁康波上下瞟着。
“嗯!”
吕律小声地应了一声,他也是这么想的。
可是,又不是没别的地方能上到更高处,非要选择这样的地方,肯定有他的理由。
这石崖上有啥?
有攀爬上去的痕迹,还有被藤蔓枝叶被拉扯掀落的痕迹。
连翻了两道山脊,那些痕迹顺着山坡下到山间的沟壑里,里面有一条小沟,流水涓涓,一些沟边的淤泥上留下的脚印,能看出是顺着山沟出来的。
青霜来临,原本碧绿的叶片在开始迅速变黄脱落,进入十月就有雪光临的地方,植物的生长,就只能争取其中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不是最好的抬棒槌时段,少了那红榔头摇晃的明显。
吕律没有说话,仍在仔细在崖壁上搜寻,随着目光下移,他索拨棍拨弄着石崖脚下缓坡上的藤蔓草叶,不但看到了已经表层果肉稀烂的参籽,还看到了两棵三品叶,他当即叫了起来:“棒槌!”
按理说,这已经是很偏的地方了,可情况还是不乐观。
今天就按着昨天傍晚那人留下的痕迹看看,如果没找到,再去寻其它老兆的位置。
吕律下树,骑着追风返回,冲着几人微微摇了摇头,表示没看到啥特别好的值得寻找的地方。
初步估计,现在已经进入大箐山县和通河县的交界范围,可在这样的地方,居然还能随眼一瞟就能看到两个参帮的位置。
“我还就不信了…”
接连两天时间,连棒槌影子都没看到一个,包括昨天下午又去看过的老兆,一样是被人搜寻过的,看砍的兆头,是棵四品叶棒槌,土埯倒是回填了,但依旧是连巴掌都是被取走的。
阅读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