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签订合约(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事情搞定,一行人重新上了爬犁,在吕律招呼下,回到自己的草甸子。  

进了屋子,一干人还在兴奋地说着承包的事情。  

“今天,合约已经签订,按了手印,咱们这家庭农场算是成立了,大家都别急着回去,在我这儿,吃顿饭庆祝了一下。当然了,还有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收益分配的问题需要商量一下。”  

收益分配,向来是重中之重的问题,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  

关乎利益,最是容易产生矛盾,也是最容易出现垮塌的事情。  

“承蒙大伙信任,准备跟着我干,但是农场有很多事情要做,这就少不了出钱、出力。当然了,这事儿不能勉强,现在咱们就是一个小集体,能出钱的出钱,能出力的出力,自然,在收益的分配上,也就各有不同。情况必须得说明了,关乎钱的事儿,从来都不是小事。  

所以,我昨晚细细想了一下,把我想的分配方式跟大伙说说。  

出力的,不用承担风险,在农场帮忙管理作业,咱们按月发放工资,就以林场、农场的职工标准来分发。  

出钱的,到年终,用家庭农场的总收入减去一切开支,剩下的收益,咱们按出钱的比例,进行分红。这就需要承担不小的风险,万一没有盈利,钱砸进去了,到了年底有可能啥都没有,既然是做事情,我跟你们一样,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有亏有赚,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还有一点,农场现在能承包下那么些土地、荒山,借用了大伙的户头,所以,若是一年下来,咱们赚了,会拿出五分之一的盈利,来给各个户头进行分红。  

这就是我提供的方法,你们自个商量一下,看觉得合不合适,若是有更好的法子,也提出来。”  

吕律说完,就不再多话了,默默地看着众人。  

他所说的这些,其实就是后世家庭农场常用的分配方式。  

一种是按月发放工资,对在家庭农场从事种植、养殖、经营管理的人员实行按月发放工资。  

第二种就是年终土地分红。对于以土地入股的成员,年终农场按田亩面积进行分红。这里吕律只是借用了几户的户头能争取到的名额,并没有让他们承担风险,所以拿出五分之一的盈利来分红,已经很厚道了。  

第三种就是投资老板分红了。按投资比例来进行年终收益分红。  

吕律提出来的法子,就是结合了三种分配方式柔和出来的,面对眼下这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情况,正合适。  

在吕律看来,现在有能力出资的,大概也只有张韶峰、赵永柯、梁康波和陈秀清四人,带着打猎、抬棒槌,一个个的,只是表面不显,实际都是万元户了。  

至于其他几家,条件不好,也仅能维持家庭开支,想要再投钱,他们也没有那么多,当然,更没有能力进行家庭农场的承包了。  

蒲桂英这种,也就真的只能算是跟着打工,连户头都没有,他爸妈是不赞同的。  

“对了,我再提醒一点,这是长远的事情,第一年主要是以建设为主,所以,收益估计不会有多少,甚至是贴进去的,但只要建设好了,我相信收益会越来越好。”吕律不忘提点一句。  

他也不去催促几人,让他们自己商量拿主意。  

“我家里条件就那样,只能是出力了!”周翠芬很清楚自己的情况,知道量力而行。  

王大龙家、周方敬家,还有孟兆华,也相继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蒲桂英则是摊摊手:“我就更不用说了,连户头都没有,只能是跟着打工了,有工打,每个月领工资,那也不错!只是可惜了,没年底的户头分红…”  

她更是想得开。  

不过,王大龙还是多少有些疑虑:“兄弟,办起了家庭农场,我们自家的地,还能种吗?”  

“当然种,有农场的机器,这事儿可不能耽搁,非但要种,还要先把各家的种好,有粮食,没有后顾之忧啊!”吕律清楚他们的心态。  

听到这话,周翠芬和周方敬,都跟着松了口气。  

“峰哥、赵大哥、梁大哥,还有清子,他们几家已经说定了,你们是咋想的?”吕律看向几人:“如果有担心,只是出力也没问题,钱的事儿,我一人来想办法!”  

“这么大的事儿,要的钱可不少,知道你攒了不少钱,但你一个人扛得住吗?”张韶峰有些担心。  

吕律其实心里还挺希望他们也选择出力,这样,由自己一个人投资,事情还要更简单些。  

“那就只能多打打猎,多抬棒槌了!”吕律微笑道。  

“只要多打猎、抬棒槌,收入总是有的,我投了!”梁康波当先表态,随口又问道:“怎么个入股法?”  

“就把总投入分成一百股,简单来说,就是需要投入一百块钱,认领几股,就得投入几块钱,当然,到年底分红,你占几股,就分几股的钱。”吕律简单解释。  

生产队的时候,也有入股分红的做法,这种事情,他们也都了解,吕律一说,各自心里也就有了掂量。  

打猎的时候,还经常按人头和具体情况进行分股呢。  

“我家底可没你们厚实,这段时间跟着吕律也赚了一些,我掂量了一下,认领十股…兄弟,说好了哈,打猎抬棒槌可得带上我!”张韶峰笑着说道:“不然就这个冬季赚的那点钱,可不够折腾。”  

“那是当然,不打猎,我也没那么多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