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白舟记(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喜之日,只宴请了一些亲朋好友…”  

靖王笑着打断道:“请主家见谅,我二人来得匆忙,没时间备上一份薄礼。但今日乃林府大喜之日,我等二人奉上三十两银子聊表贺意。”  

说罢,靖王看向陈迹:“拿给管家吧。”  

陈迹:“?”  

他原本在一旁看热闹,看着看着才发现自己被算计了。  

靖王见陈迹迟迟不动,又催促道:“三十两。”  

陈迹惊愕莫名:“三十两,我给?”  

靖王温声道:“你不是带来了吗,快拿出来吧,莫让这位管家等急了。”  

陈迹面无表情的从袖子里掏出三枚小银锭递给管家,管家微微一笑将银锭收进袖子里:“两位贵客请进,会有下人给两位带路。”  

进门之后,一名小厮领着两人往庭院里走去。  

陈迹凝声道:“您办事,我花钱,这不合适吧?”  

靖王乐呵呵笑道:“白鲤在你身上都花多少钱了,我让你花三十两银子有什么不合适的?要我给你细细算笔账吗?”  

陈迹吃了个闷亏。  

他沉默许久后才小声问道:“您说三十两银子之前也不问问我,万一我没带这么多怎么办?下次您好歹与我商量一下。”  

靖王背负着双手,慢悠悠道:“不用,你师父说了,你小子随身带着三十两银子应急用的。”  

“好好好…”  

小厮领着两人,在堂会戏台前安排了一张最边缘的席面。  

桌上已是残羹剩饭,靖王也不嫌弃,一边给自己夹菜,一边抻着脖子往戏台看去。  

陈迹顺着他的目光往戏台上看:“您稍后要密会的人在台上?”  

靖王奇怪的看他一眼:“密会?密什么会?”  

陈迹疑惑:“您不是说有正事吗?”  

靖王耐心道:“今日这林员外办堂会,专程请来了北派杂剧的孟班主唱《白舟记》。要知道,孟班主可是当年名满京城的名角,想听他唱一折戏不容易,我就是来听戏的。”  

陈迹:“啊?”  

合着您先前说的正事,就是听戏?  

此时此刻,刘家谋划着、云妃谋划着、静妃谋划着、司礼监谋划着,所有人处心积虑想于变局之中赢得些什么。  

偏偏漩涡中心的您,跟没事儿人似的混进别人堂会蹭戏听?  

刘家要谋反了,王府亲眷要各奔前程,戏外的事比戏里的事还要荒唐,您这时候不赶紧挽狂澜于既倒,听什么戏呐。  

正当陈迹要说点什么时,却听靖王忽然道:“莫说话,这一折戏要开始了。”  

少年蓦然转头望向戏台灯火阑珊处,只见红色的戏台上,边鼓声起,一位画着浓烈脸谱的伶人奔上台来:“暑夜迢迢,暑夜迢迢,飞度重关,奔走荒郊,红尘中误了京城年少…”  

戏里,少年郎临危受命,奔赴沙场。  

斩奸臣,杀贼寇,平北疆,转眼白发苍苍。可未等他回京拜相,便已遭皇帝猜忌,锒铛入狱。  

有道是,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陈迹回首看向靖王,却见这位两鬓斑白的藩王正襟危坐,眼神却已不在戏里,心思不知去了何处。  

仿佛台上悲欢事,台下荒唐事,一时有些分不清楚了。  

不知过了多久,戏完。  

靖王看向陈迹笑道:“这般看着我做什么?”  

陈迹痛心疾首:“您今晚冒着危险出门,就只是为了听这一折戏?”  

靖王调侃道:“就只是听听戏不行吗?谁规定人这一辈子必须每天做一件救国救民的大事?那多累啊。”  

陈迹无言以对。  

靖王哈哈一笑:“早些年北派杂剧还兴盛时,太后曾召孟班主入宫唱戏,他当时唱的便是这一出《白舟记》。彼时我二十一岁封王,孟班主名动一方。如今南方昆曲取代了北方杂剧,孟班主竟沦落到需要来皮肉生意的商贾宅中唱戏。”  

靖王看向已经空无一人的戏台上,微笑着说道:“都是旧时代里要谢幕的名角,这戏啊,听一出、少一出了。”  

陈迹问道:“王爷,戏听完了,现在去哪?”  

靖王起身往外走去:“回家吧。”  

(本章完)

章节目录